开文/图
警方从一桩社区卫生中心失窃案顺藤摸瓜,一条涉及上海、河南两地,利用快递方式交货的“地下”药品交易链浮出水面,4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2018年1月1日,公安机关接到报案,上海市普陀区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盗,现场一片狼藉——卫生间窗户、医生办公室窗户、药房的门以及置于药房北侧的保险箱均被利器撬开。除了保险箱内现金丢失之外,大批药品不知去向。监控视频中显示,当天凌晨有人潜入药房将这些药品用打包方式带走。
20多天后,浦东新区一家卫生服务中心也被盗,一样是现金和药品被偷,作案时间与手法细节也十分相似,疑为同一人作案。
为什么这个小偷执着于偷药?偷来的大批药品又如何销赃?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廖某捉拿归案后,他道出了自己两次偷药的原委。廖某今年47岁,长期处于失业状态,曾在某医院附近看见了一则收购药品的小广告,整日碌碌无为的他打起了鬼主意,记下了联系人陈某的手机号码。经事先踩点,他先后潜入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一根长约一尺的撬棒撬开门锁,用装药的箱子将药品和现金偷走。
药品偷到后,廖某联系了先前在小广告上看到的“药贩子”陈某,将药品悉数卖给他,先后获利共计1.6万元。而据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失窃的药品实际价值15万元。
价值15万元的药品以近一折的价格贱卖,收购这批药品的“药贩子”难道会不清楚这批药来路不正吗?他们是如何交易的?随着“药贩子”陈某的归案,一条“地下”药品交易链浮出水面。
陈某到案后供述称,自己常在医院门口收药,没有药品买卖资格。他接到廖某的电话后同意收药,与其相约在凌晨6点左右,先后以低廉的价格收下了廖某的两批药品,其间没有问过对方药品的来源。第一批药已经混合早前收来的药一起快递发至河南,卖给了一个河南人王某。第二批药在陈某家中,还没来得及卖出。
王某是陈某在2017年10月认识的“同行”,他的路子多,销售面十分广,因此需要收购大量药品。双方加微信后开始业务往来,陈某收购到足够的药品后会主动联系王某以快递的方式寄到河南,王某则通过微信转账付钱。公安机关根据这些线索顺藤摸瓜,在河南郑州一地找到“药贩子”的“老巢”,抓到王某、王某某两父子,并在二人处查获大量药品,其中就包括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失窃药品。
经查,王某、王某某均无相关药品买卖资格,二人通过网络、电话、自己跑腿等方式从郑州等地收购价格低于市场价的药,再通过同样的方式联系河南省的药店,以高于进货价的价格卖出去,从中赚取差价。接受讯问时二人均承认,陈某提供的药品比其他人都低,量大,还常常急于出手,早就怀疑其药品来路不正,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还是收下了。公安机关在王某父子处查扣大量药品,经初步核查,这些药品总价值达300余万元。
3月5日,犯罪嫌疑人廖某因涉嫌盗窃罪,陈某、王某、王某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批准逮捕。5月3日,该案移送普陀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目前,案件在进一步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