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上海6月22日电(通讯员 顾承骁)2018年,弈桌游戏公司(化名)市场调研员在对“斗地主”类游戏做产品调研时,发现苹果软件市场中有一款名叫“琪琪斗地主”(化名)的游戏与本公司开发的游戏在界面、玩法、内部图标和文字描述上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极有可能是一款抄袭作品。后通过域名备案系统查询,弈桌游戏公司发现该游戏的发布者恰巧为公司离职已久的CEO汪某。
据悉,汪某2015年入职弈桌游戏公司担任CEO,管理整个公司的项目研发及运营。他上任后凭借着自己丰富的游戏运营经验促使公司老牌游戏“弈桌斗地主”(化名)焕发新颜,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让公司财务扭亏为盈。但是好景不长,2017年3月,汪某与公司董事发生利益纠纷,一怒之下递交辞呈离开了公司。
职场风云变幻莫测,汪某的离职看似突发,实则早有预谋,他这一走不但带走了两位技术骨干,更违背公司保密协议秘密窃取了“弈桌斗地主”的游戏源代码和美术资源。
其实,早在汪某还在弈桌游戏公司任职期间,他就怀有二心想要“自立门户”,为此他或旁敲侧击或直接询问,四处拉拢合作者。其中,首先被“策反”的是“弈桌斗地主”项目负责人杨某,汪、杨两人素来交好,汪某一提出想要单干的想法,杨某就立即表示愿意加入,并策划重点“培养”公司技术员金某为己所用。
金某2016年9月由汪某招入弈桌游戏公司,担任客户端主程序一职,而这个时间恰巧是汪、杨离职前半年。作为金某的直接主管,杨某在这半年时间里多次调动金某的工作岗位,从客户端到游戏后台,又从游戏后台到服务器的模块开发,几乎让金某把“弈桌斗地主”的整个游戏开发过程都熟悉了一遍。对于一般游戏公司而言,这样频繁的调岗是相当反常的,汪、杨如此尽心尽力扶植金某,其目的不言而喻。
终于在一次私下聚会,汪、杨二人向金某表露了心意。他们表示希望成立一家自己的游戏公司,称当前阶段已经找好了分销渠道,只要金某肯“技术加盟”月收入连翻两翻不成问题。金某听后十分心动,当场同意加盟。然而,所谓的“技术加盟”就是利用金某开发员权限进入“弈桌斗地主”后台程序将游戏源代码进行拷贝,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小修改“换皮”形成新游戏,他们美其名曰“加快新公司游戏开发进程”,实际上就是仿照抄袭。
在随后几个月时间里,三人共同谋划、分头行动,汪某秘密注册新公司,杨某负责指挥和掩护,金某利用权限偷偷拷贝公司源代码。他们无视保密协议,破除公司电脑的硬件封锁,成功分批备份了多个版本的“弈桌斗地主”游戏源代码和美术资源。2017年2月至3月,拷贝工作基本完成,其三人为了避免公司起疑,先后借故离职。离职后,他们马不停蹄将原公司游戏火速“换皮”,形成了“琪琪斗地主”上线经营,截至案发其三人已通过该游戏收入十余万元。
犯罪嫌疑人汪某、杨某、金某以营利为目的,在未经“弈桌斗地主”游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的情况下,秘密取得游戏源代码进行少量修改后形成新款游戏,并将游戏上线运营。经司法鉴定,新老游戏文件相似度高达90%,已达到实质侵权程度。其三人的行为已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日前,上海市松江区检察院依法对其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