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凤凰”
2018-01-04 16:44:00  来源:正义网  作者:盛俊杰

  世事难料,没想到间隔多年后我又骑上自行车了,而且是很便宜的共享单车。这个城市刚出现共享单车时,我就有这个愿望,但不知如何注册操作,前几天在女儿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我骑着小黄车去河边兜风,上街买菜,图书馆看书……好不惬意。

  记得在老家读中学时,家离学校十几里路远都是步行。上学怕迟到,总是一路小跑,是正儿八经的“跑学”。当时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不好。自行车在乡村也是稀罕之物,一个大队也难得有几部。当时的女青年择偶找对象也把自行车作为一个物质条件提出,是“两转一响”中的“一转”。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只有送粮运石灰的土车,难寻这种能载人的“线车”。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家里终于有了第一辆自行车,而且是名牌,上海凤凰28型的。这是在长沙工作的哥哥凭票专门为我买的,价格156元。我当时的高兴劲甭提了,天天骑着它到处显摆。高中毕业后,我在大队学校任民办教师,学校离家不到2公里左右,没车时总是一周才回一次家,有自行车了就几乎天天回家。甚至到菜园扯草浇水,也骑着车去。到学生家家访,到别的学校搞教学活动更是离不开它。

  1985年找了位城里姑娘结婚成家,我的工作地点也变动到了城郊。此时,“凤凰”更是发挥了它至关重要的作用。周一清晨,我骑着“凤凰”奔赴远在十几公里的学校赶早餐,周六的傍晚,结束一周繁忙的教务,我又踩着“凤凰”飞回城里与家人团聚。后来,我几经辗转进城从事检察工作,这“凤凰”又伴我在大街小巷穿梭,节假日我骑着它买米买油。特别是女儿出生后,更是不可一日无它。常用“凤凰”载着她出外游玩。因刚进城没有找到房子,我寄住在岳父家里。他家房子也不宽敞,突然增加几个人就显得更拥挤了。也许是由于屋里有些沉闷,一到晚上女儿就哭闹不休。晚饭后,每当我们用“凤凰”推她出外散步时,她立马便会转啼为笑。后来单位建房,我分到了一套两室一厅住房,一家3口才从岳父家搬了出来。“凤凰”又成了接送小孩上幼儿园、上学的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风里来雨里去的,“凤凰”只有过几次小修,虽然饱经风霜没了往日风采,但仍能正常运转。直到2001年的一个晚上,我将尚有五成新的“凤凰”放在楼梯间,次日早晨发现它已不翼而飞。不知是被哪位梁上君子看中了它的剩余价值,让它继续发挥“余热”去了。

  失去了相伴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我倍感惋惜,人生能有几个相处这么久的朋友?此后,我没再买单车了。不久单位搬迁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从家里到办公室只有几十米距离,我便安步当车,从未延误工作。 随着的时代进步,现在有了共享单车,出行更加便捷。不过我还是会偶然会想起我的“凤凰”。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检察院)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