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语成谶”,关于所有的占卜、“预测”,我觉得蒙田已经给了我们终极解答
·我们对于“一语成谶”完全不必恐慌。更何况,我们仔细推究这些“成谶”的事件,往往能发现其中的必然性
1936年正月廿九,学者黄侃50岁生日。他的老师章太炎非常高兴,特撰一联相赠:“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应该说,无论从语义还是从对仗的角度看,这都是一副上乘的对联。可能是太炎先生一时疏忽,没有注意到这副对联的字面上竟然嵌有“黄”“绝命”三字。据说,一贯对老师极为尊崇的黄侃接到对联后,当时就“殊不怿”。更为不幸的是,后来居然真的就一联成谶,黄侃竟于是年九月十二日辞世。
《金陵春梦》第一集后记,作者唐人(严庆澍)写了这样一句:“乙未年八月初六,虚度六十三岁诞辰日”。这是唐人先生为了在当时的香港写这样一部书而故布的疑阵,其实那年他只有37岁。让人听来有些恐怖的是,唐人先生后来真的是死在63岁!
吴兴华,被誉为“继陈寅恪、钱锺书之后的第三代兼通中西之大家,20世纪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最高学养之代表”。但这个评价可能有点过高,因为他死得太早,1966年,还不到45岁的他就在文革中含冤而死。学者王世襄曾说:“如果吴兴华活着,他会是一个钱锺书式的人物。”没有这个“如果”该多好。吴兴华的遗孀谢蔚英回忆他们恋爱时,吴兴华总会给她讲故事和一起唱歌,两人最爱的爱尔兰民歌《Danny Boy》与另一首《In the Glooming》,都是写去世的情人,唱生死永隔的缠绵凄凉。“此两首歌皆为暗喻一鬼魂在对他心爱的人而唱,真不知在当时冥冥中是否有此暗示?”在《忆兴华》中,谢蔚英感伤地写道。
关于“一语成谶”,关于所有的占卜、“预测”,我觉得蒙田已经给了我们终极解答。蒙田说:“一个整天射箭的人,难道就不会有一两次射中吗?”我们说了无数的“语”,只有“一语”“两语”不幸言中,这不是很正常的吗?这不就是所谓的巧合,或小概率事件吗?所以我们对于“一语成谶”完全不必恐慌。更何况,我们仔细推究这些“成谶”的事件,往往能发现其中的必然性。比如,有学者通过研读《黄侃日记》后发现,黄侃先生英年早逝的真正原因,用黄侃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体本羸弱,又不能屏弃过多之嗜好,摄生自保,积养精神。可以说黄侃过早的辞世完全是他多年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必然结果。聪明人都懂得举一反三,唐人和吴兴华这两个例子就作为思考题留给聪明的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