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过,春节也就不远了。家家忙着备年货,拆洗衣被,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男男女女还要理个“过年头”,上澡堂子洗个澡,整个人变得清清爽爽,就等着过年了。
小孩望过年,大人望种田。年在孩子们的盼望中,一天天地临近。大年三十,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日子,也是最繁忙的一天。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忙得不亦乐乎。时近黄昏,母亲备好一桌丰盛的晚餐,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喜笑颜开,谈论着开心的事儿。晚辈们频频举杯,恭祝长辈健康长寿。吃过年夜饭,做长辈的要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孩子们换上崭新的衣服,欢快地奔出家门。伙伴们凑到一块时,相互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压岁钱多。晚上八点前,一家人就静静地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春晚。直到出现《难忘今宵》大合唱时,才意犹未尽地脱衣安歇。这时,外面又响起一阵阵鞭炮声。
正月初一,邻里相见互致新年问候,做晚辈的要向族长请安、敬茶,族长也会给晚辈发些压岁钱。孩子们总是歇不住脚,跑这家看春联,跑那家赏年画。春联是村里老先生写的,老庄持重,笔法遒劲,大多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等吉祥之语。中堂画最为讲究,有挂伟人像的,有挂寿星图的,也有挂山水画的。有单张的,也有成套的,花花绿绿,将室内映得喜气洋洋。
从正月初二起,亲戚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时要拎上烟酒糖糕四样头,还要给主人家的孩子传压岁钱,算是新年见面礼。将客人迎进门,主人忙着敬烟、递茶,非得央客人两个茶叶蛋。中午时分,好客的主人烧了一桌丰盛的菜,找来几个陪酒的,席间免不了一场“恶战”。酒足饭饱之后,客人向主人道别,摇摇晃晃地踏上回家的路。
春节期间,贴财神的,玩龙灯的,打快板的,唱门歌的,南腔北调,十分热闹。这些人走南闯北,能说会道,上门一通吉利话,乐得主人眉开眼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赏钱。贴财神的,一天好几拨,有大人,也有小孩,手拿一沓墨印的财神像,边贴边说好:财神菩萨来拜年,你家年年好。财神菩萨贴得高,金银财宝任你挑。财神菩萨贴得矮,金银财宝往家甩。唱门歌的多半是一对男女,自敲锣鼓,男女对唱,唱腔响亮、欢快,唱词生动、押韵。也有口才好的,随机应变,望风采柳,见什么唱什么,就是随口编的歌词也是韵味十足。
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时,大自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一阵阵东风吹过来,河水开始解冻,泥土开始疏松,虫子开始苏醒,草木开始萌发。挑个好天气,到田野里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越过了寒冬,油菜、麦苗重新打起精神,叶子更加青绿,长势越发猛烈。几日不见,河边的柳枝偷偷地抽出许多嫩芽儿。隔上三五日,再一看,无边的柳色如沧海云烟一般,笼罩住逶迤数十里的河堤,隐隐露出一两处粉墙黛瓦的边边角角,倒映在波光潋滟的河面上,着实让人迷醉。
走在河堤上,不时地见到各种鸟儿在枝头蹦蹦跳跳,发出一阵阵悦耳的啼叫声,不再像冬日里那般沉寂、单调。河里游过来一群鸭子,欢快地拍打着翅膀,嘎嘎地叫着,惊扰了春天的美梦。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县公安局交警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