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影幢幢的麦克白
2018-06-15 09:51:00  来源:检察日报

   

  纽约大都会歌剧《麦克白》登录中国的海报。这部歌剧在中国有众多的拥趸者。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前三者都有沉厚的亲情或爱情,使人心折情移,但是《麦克白》除了夫妻之情外,没有动人肺腑的力量。笔者看过此剧三次,总感觉像个旁观的局外人,无法融入剧中。这并不表示《麦克白》不好看,它有些超出自然现象的情节,例如妖婆的预言和招魂,班柯鬼魂在国宴中显灵,女妖神降临……如果舞台设计和导演高明,应是相当刺激而有娱乐性的。

  麦克白是位能征善战的勇将,开场时刚平定叛乱。中国历史上许多功高震主的武将不是“狡兔死,走狗烹”,如韩信、蓝玉,就是干脆造反篡位,魏晋南北朝时和五代十国时期的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由麦克白的故事证实古代苏格兰至少也有一个。麦克白的篡位动机来自听信三个巫婆的预言,知道自己将有九五之尊,回家后又有野心勃勃的老婆不断怂恿,因而下毒手刺杀了来访的国王,再归罪随从。王子怀疑麦克白是真凶,怕他加害,逃命到英格兰。麦克白登上王位后,必须铲除障碍,先杀了他的同袍班柯,再杀了忠于王室的麦克德夫的妻小和全家。麦克德夫本人逃到王子处,率军打败篡位者,手刃麦克白报仇。

  此剧初演时的英格兰王兼苏格兰王是詹姆斯一世(1566-1625年)。他比他的前任伊丽莎白女王迷信,对女巫的存在深信不疑。愚昧时代的显著标志,就是法治的缺位。在他统治下,苏格兰约有4000多名无辜人民(多为女性,尤其是老妇)在酷刑下招认施行魔法而被送上火柱烧死,他也是唯一的欧洲君主出版过专门讨论巫术和魔鬼的书:《魔鬼学》。所以不难想象,剧中女巫的出现在那个时代是多么引人入胜了。

  麦克白(1005-1057年)史有其人。剧本里的麦克白是暴君,但真实历史上的麦克白在位的十多年(1040-1057年)的政绩相当不错;被杀的国王原是个青年,是在作战时被麦克白部下所杀,但为了突显麦克白的恶行,剧中把国王塑造成了年高德劭白发皤皤的慈祥老人,在睡梦中被刺。至于另一个重要角色班柯,历史上并无其人,不过这倒不能归罪莎翁虚构。班柯的传说是斯图亚特王室臆造出来的,好让民众以为他们获得大位是天命所归。

  歌剧大师威尔第(1813-1901年)是个莎士比亚迷,自幼熟读莎剧,但他选《麦克白》作为歌剧题材有点冒险,因为当时的歌剧大多以英雄冒险与爱情为主题,所以当他看到剧评家的评语说他不懂莎剧,不禁勃然大怒。平心而论,歌剧情节相当忠实原著,不像法国的歌剧《哈姆雷特》把莎剧改得面目全非。威尔第的歌剧中只留下三个主角,麦克白夫妇和众女巫。歌剧《麦克白》1847年在佛罗伦萨首演成功。18年后在巴黎演出时,威尔第添加了芭蕾舞部分(当时法国歌剧院上演必须有芭蕾,后世演出时多予以删除),并且做了大幅修改。有趣的是,英国人对于国宝莎翁遭外人任何形式的改编一律不买账,直到1936年,英国观众才终于有机会与威尔第的《麦克白》见面。

  在歌剧中最突出的人物不是麦克白,而是他的夫人。威尔第精心塑造这个角色,想找一个面貌音色都不美的女高音来诠释,偏偏当时流行的是黄莺般美丽婉转的美声派。他曾在书信中提及某名女高音不适合担当麦克白夫人,说她外貌和歌声都太美,而不是他预想的面貌音色都丑的歌手。话虽如此,这个角色后来反而成为许多有演技的女歌手的挑战,包括外型艳丽音色也美的歌剧女神卡拉丝。威尔第认为演员应当丑陋,是因为他和当时一般读者一样,都认为麦克白夫人是恶毒女性的代表。

  麦克白夫人本性或许没有那么坏。她一时被野心冲昏了头,鼓动丈夫弒君,闯下了滔天大祸。一旦真正杀了人,她就没有外表那么坚强了。莎剧原本中她曾说,国王像她的父亲,所以她下不了手,等到发现国王和随从都躺在血泊中时,她竟不支昏倒。虽然剧本对此后一直到她神智昏乱梦游时都没有交代她的心理变化,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她的变化是渐进的。莎剧中,麦克白谋害班珂,又派人刺杀麦克德夫的妻儿,都没有和夫人商计,这可能从两方面解释:一是她那时已有神经衰弱的迹象,二是麦克白专心致志于权力斗争,夫妻之情已经变得不如从前重要,因而和妻子渐行渐远。也许她也感觉到这点,她惧怕失去生活的支柱——她的丈夫,因而更加速她的病情和悔恨。她最后的选择是消极地自我了断。

  麦克白则是逆向的心态发展。麦克白原来忠心为国,是位功勋卓著的英雄,开始时对弒君之举犹疑不定,显示出他是有良知的,也比妻子深谋远虑。然而一旦动了手,虽然内心深处仍然受良心折磨,却被野心和权力欲驱使,渐渐变得狠毒、残暴、滥杀,一步步沉沦到罪恶的深渊,以致众叛亲离,余下的只有绝望、孤独、虚无。听到妻子死讯后,他已经了无生趣,却仍然选择保卫这个空洞无意义的王冠决战至死,倒不失一代奸雄的作风。

  威尔第的《麦克白》是他第一部告别“美声派”、开始融合演技和歌唱的作品,它不但是威尔第创作过程中的里程碑,也是歌剧史上的划时代创举。威尔第自己也说,他在这个歌剧里“尝试把音乐和戏剧交织为一”,相较于他一年前出品的歌剧《阿提拉》,后者中的人物不但是平面的,而且毫无心理和性情的描述。三年后,他的《弄臣》更进一步,主角的心情变化与音乐完全几乎合而为一。

  莎剧结尾,麦克德夫提着麦克白的首级觐见王子。这当然不适用歌剧,所以威尔第加了一段民众大合唱,庆祝祖国脱离暴君统治而重生,由彼此残杀的内战到和睦共处的天下太平,此时一向黑暗的舞台突然大放光明。莎翁如果能回到十九世纪观赏这部歌剧,一定也会对威尔第这个改编颔首赞许的吧?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