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夜听苏唱街
2018-11-12 17:25:00  来源:扬州安民微信公号  作者:扬州安民

  古城的街巷,有以人物事迹得名的,有以当时的军事设施得名的,也有以商业集市得名的,唯有苏唱街的取名比较特别,它是由昆曲引入扬州而得名的。“苏唱”二字,简洁、上口,值得玩味。

  始于元末昆山地区的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便传到了扬州,有专门的教师被请到扬州教习昆曲,“千家养女先教曲”成了时尚,于是昆曲的影响逐渐扩大,到清代发展到了极致,扬州亦被称为昆曲的第二故乡。“是哪处曾相见,想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大千世界,总有些冥冥中自有定数的缘分,昆曲与苏唱街的相遇就是如此。经几百年光阴的洗磨淬炼,历数十代才子的滋养雕琢,这个古老的戏曲越发典雅细腻。应该说,十多年前昆曲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扬州应该功不可没,苏唱街的这段历史尤其值得珍视。

  苏唱街位于明清新城的市中心,在辕门桥的南面,如今的寻常巷陌,当年可是戏班云集,名伶穿梭。昆曲之所以在扬州得到迅速发展,是和康乾时期扬州经济社会的繁盛分不开的。富甲天下的扬州盐商,最为风雅的休闲方式便是听戏。姑苏一带的吴侬软语,集南腔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让他们陶醉,也让他们痴迷,于是争相蓄班,竞相演出,昆曲由此风靡扬城。

  到了乾隆六下江南的时候,盐商们为了赢得皇上的欢心,在龙舟所过沿河两岸的亭台内,皆安排昆曲演唱,所到之处,曲目各异,精彩纷呈,其阵容之庞大,唱腔之悦耳,着实给皇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乾隆八十寿辰之时,专门从扬州征召以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祝寿,由此四大徽班陆续进京,为今日之国粹——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由此看来,现如今貌不惊人的苏唱街,在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上,还真的留下了一份笔墨。

  《扬州画舫录》卷五有这样的记述:“城内苏唱街老郎堂,梨园总局也。每一班入城,先于老郎堂祷祀,谓之挂牌。”当年的老郎堂,究竟在这条街的哪个位置上,问街边的老人,没有人说得一致的;梨园总局的痕迹亦已无存,它有多大规模,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发挥过哪些作用,可供稽考的东西太少了。然而作为演艺行业早期的一个自治组织,还是应该好好挖掘挖掘,给它做一个解读。前些日子雅集吹香亭,有幸聆听多位老师的昆曲清唱,得以近距离地感受其婉转行腔,于是越发觉得走进了新时代,这样的非遗文化应该有新的传承。今年4月10日的晚上,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开演。来自北京16所高校和一所高中的38名同学倾力合作,历时8个月,为观众呈现了一台“活力十足”的昆曲演出。如何借助于互联网的平台,让“非遗+”、“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圈粉”;如何进一步组织“传统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进社区”等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市民深度参与;如何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和社会资本融入其中,值得每一个关注我们这个城市发展的人,深入思考、深入发掘、深入实践。

  “关情最是扬州路,十里珠楼卷幔香。”虽然今晚走在苏唱街上,没能听到抑扬悦耳的昆曲唱腔,没能听到琴笛之声的清柔缠绵,更没能看到婀娜多姿的舞动水袖,但看到了街边的那口老井,看到了井栏上那一道道磨砺的深槽,仿佛看到了根根琴弦拉出的岁月痕迹,似在向人们诉说,诉说着那一幕幕曾经的辉煌。北大演出的成功证明,戏曲也能年轻,昆曲里的传统文化基因,也会找到新的情感共鸣。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一代参与其中,运用更多的创新性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可以随时体验昆曲之美,使得传统戏曲之韵,飘得更久,传得更远。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