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照护者需要理解更需要关爱
2024-11-22 10:18:00  来源:检察日报

《是家人,也是凶手》

  在这个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家庭照护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书店的角落里,我偶然看到了这本从日本引进的书——《是家人,也是凶手:绝望照护者的自白》。标题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打破了内心的平静,让我无法不关注它。

  书中记载了日本社会11起“照护杀人”事件,每一桩都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书里写道:“这些案件不仅仅是悲剧,更是照护者长久以来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读及此处,我不由自主地皱起眉,试着想象在无尽的日子里,照护者们是如何一步步滑入绝望的深谷,他们的遭遇令人深切同情,又满是无奈。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了解到,这些照护者并非一开始就心怀恶意,许多人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承担起照护者的角色,“突然开始的长期照护,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人措手不及”。

  故事里,有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他们的爱情曾是邻里间传颂的佳话。可当病魔悄然降临,妻子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一切都变了样。丈夫从早到晚,无微不至地照料,但换来的是妻子的日渐陌生和抗拒。有那么一天,他望着妻子空洞的眼神,心中涌动的情感复杂难言。“我想和她携手走完人生,直到化为尘土,但现在,她像是个陌生人。”这简单的几句话,让我感受到了照护者心中那份深沉而又无奈的爱。

  书中还提到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她本打算与老伴共度余生,却在照护患病的丈夫时一步步走向崩溃的边缘。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她的世界就天翻地覆。丈夫的病情日益严重,性情大变,夜不能寐,日不能安。老太太在无尽的疲惫与绝望中,终于作出了那个令人痛心的决定。当她用颤抖的手勒紧电源线,那一刻,她的心中充满了自责与痛苦。“我真的已经陷入深渊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没办法冷静地作判断。”这句话,像是一把刀,深深扎进了我的心里。

  这些故事,每一个都让人心酸不已。照护者,他们原本也是普通人,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当家人需要时,他们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扛起了这份沉重的责任。然而,长期的照护生活,却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们紧紧束缚,让他们在爱与责任的旋涡中越陷越深。

  书中还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现实:在日本,有46.9%的照护者表示自己“感到身体不适”,26%的人出现了心理问题,而因为照护而感到孤立无援的人达18.5%。这些数据,冰冷而残酷,它们无声地诉说着照护者的辛酸与孤独。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悲剧的发生呢?书中给出了深刻的剖析:“犯罪的边界在哪里?或许,它就在爱与责任的交织中变得模糊。”这句话让我陷入沉思。是的,照护者在爱与责任之间挣扎,他们想要给予家人最好的照护,但同时又因为无法承受身心的压力而走向极端。这种爱与罪的交织,让他们的行为变得复杂而难以评判。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书中写道:“我们是否能防患于未然?或许,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关注照护者的困境时,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这话如同一记重锤,深深敲击在我的心上。的确,我们不能仅仅对这些悲剧感到震惊和同情,更应着手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欣慰的是,我们也读到了犯罪者的痛悔与救赎之心。一名等待判决的被告人说:“我自首以后,被审讯了一周左右的时间。那时候我请求了很多次,让他们判我死刑。但是刑警们跟我说,我应该活下去,用余生来赎罪。我从没想过我们夫妻俩的缘分会以这样的方式走到尽头。”

  这本书赋予我们的,远不止震撼与深思。它提醒我们,身为社会成员,有责任关怀身边的照护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援助与支持。同时,我衷心希望社会能更加关注照护议题,制定更为完善的政策与措施,为照护者提供更好的保障与扶持。书中,一位专业的照护者说:“我在第一线总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单靠家里人来解决一个家庭的照护问题并不容易。照护涉及很多复杂的情绪,而亲人之间的问题更不容易找到简单的解决办法。所以需要第三方从外部帮助他们。很多人都有一种顽固的想法,那就是不管怎样,都要靠家里人一起解决问题,但只要我们反复和他们沟通,还是能让他们明白,社会可以帮助他们。我认为,由第三方来点明症结所在,之后大家共同思考对策,这比什么都重要。”这一严峻的社会课题,需要我们认真以待。

  “照护是一场没有终点线的马拉松。”如今这个老龄化时代,同时也是大照护时代。年长一辈逐渐退出社会分工的舞台,开始走向退休生活,更多的家庭成员面临承担赡养老人与照护亲属的责任。《是家人,也是凶手》一书,不仅揭示了老龄化社会可能面临的难题,更呼吁我们理解照护者爱与罪的复杂情感,体会他们的艰难与无奈,并呼唤社会对此问题予以高度关注,采取行动推动必要的变革。

  编辑:吴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