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学荣:听"老迂"讲他的公诉经……
2017-02-21 15:16:00  来源:扬州检察
 顾学荣1979年6月生,扬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从事公诉工作10年,办理了400多件刑事案件。他连续两届荣获扬州市“十佳公诉人”称号,先后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记二等功1次,扬州市院记三等功3次,嘉奖1次,被评为全省检察专门人才。

 

顾学荣,扬州市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人称“老迂”。在扬州话里,“迂”有过分认真、严谨细致的意思。扬州人朱自清在散文《背影》中,便用一个“迂”字来形容为他送行时对他关怀备至的父亲。


   初次见面,“老迂”站在收拾得干净整洁的办公桌前,一脸憨厚地冲记者笑着点了点头。
  “不要带着困惑看卷宗”
   顾学荣今年37岁,2010年从基层检察院直接遴选入扬州市检察院,不久便承办了他检察官生涯中的第一大案——“12·9”专案。
该案由公安部直接侦办,涉案金额高达5.3亿,涉及企业30余家,账册资料共20余箱计2万余份,言词证据达100余份,可以说,是近年来扬州市检察院办理的经济犯罪类案件中案值最大的一起。刚接手时,顾学荣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这是一次挑战,有些跃跃欲试的冲动,一方面又担心自己把案子办砸了。
    案件侦查阶段,顾学荣提前介入,公诉引导侦查。了解基本案情后,他发现,要指控被告人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和抽逃出资等罪名,公司性质和资金流向是两大关键因素,于是开始反复梳理证据材料。他将1500余份证据材料装订成20余册卷宗,并对近20余份司法审计报告提出了修改建议,最终查清了资金流向,指控方向瞬间清晰起来;在案件移送起诉后,为了厘清公司性质这一争议焦点,他积极准备,充分预判辩护观点,制作了100余页5万余字的庭审预案。
   “案子前后办了一年的时间,连续出差了三四个月,与侦查人员吃住在一起,每天晚上都是抱着卷宗看材料,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  到了半夜。”顾学荣用手揉了揉眉心,笑着回忆道。
   2012年5月10日,当顾学荣和他的同事们拖着装满案卷的大号行李箱出现在法庭上时,作为公诉人,他的心里是很有底气的,“因为我做足了功课”。站在公诉席上,面对有着“上海第一刑辩”之称的辩方律师,他用铁的事实和证据使被告人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辩护律师也心悦诚服。而最终指控的犯罪事实、量刑建议、适用法律意见等全部获得一审法院判决的采纳,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同事们知道,这次胜利来自于审查时的精益求精和庭审前对辩方观点的充分预判,他们纷纷被顾学荣“知己知彼”的工作作风所折服。扬州市检察院公诉处处长王旭这样评价这位手下干将:“他办案有一股拼劲,不怕吃苦;还有一股迂劲,用显微镜的眼光来审查证据;更有一股虎虎生气,出庭指控很有气势。”
2012年,顾学荣承办了一起制造毒品案,其中涉及到一种新型毒品“麻古”。这是一种通过物理加工的方法获得的冰毒片剂,最初在泰国、菲律宾及马来西亚流行,近年来始流入内地及欧洲等地。为了了解“麻古”的性质和制作方法,他利用周末的时间跑了多家图书馆查阅资料,甚至还找到扬州大学化学系的教授,多次进行咨询和讨论。
    2015年,顾学荣办理了一起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件。这类案件基层办理得不多,顾学荣还是首次承办。他收集了数十件已判决的同类型案例,并查阅相关理论文献,最终指控被告人季某某利用影响力受贿数额特别巨大,一审法院最终采纳了控方意见。
在办案中,一旦遇到陌生罪名,他会先放下卷宗,查找相关司法解释,阅读一些学者论文,通过一番学习后再回到案件本身。“不要带着困惑去看卷宗。”他说,在他的电脑里,他为每一个案件都设置了一个文件夹,里面除了卷宗电子文档,还有相关的司法解释、资料链接等等。
有同事这样笑着评价他:“我们的老迂不是在出庭,就是在为出庭做准备,卷宗里埋着呢。”

 

他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法律专业书籍,而卷宗则装在地面上一个小纸箱里,与他的办公桌一样,井井有条。


   “案子到了你的手上,就是你的孩子”
    顾学荣1999年进入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检察院,在控申部门负责信访接待工作。那一年他刚好20岁,在这里,他待到了27岁。
7年里,没有人知道,这个做事认真细致的小伙子其实一直羡慕的是公诉人在庭上的风采。每次开庭时,只要有机会他都会跑去听庭,公诉人那种挥斥方遒、滔滔不绝的雄辩风姿,让坐在旁听席上的他心潮澎湃,无限神往。他在内心深处认为,做一名公诉人,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7年里,手握法律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的顾学荣觉得自己“起点太低”,于是开始了一次又一次自我提升的过程:从自考本科到报考南京大学在职法律硕士再到司法考试,他的青春年华几乎“都在考试中度过”。
2006年,“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顾学荣终于由控申部门调入公诉科。这一次调动,是他主动向领导争取来的。2004年通过司法考试后,他觉得自己应该有底气去公诉部门锻炼一下,于是向领导提出了要求。此后,他从助理检察员开始,从最简单的盗窃案入手,一步步地向着一个合格的国家公诉人而努力。
   “一个案件到了手上,就是你的孩子,孩子长成什么样,要靠你自己去细心培养。”顾学荣说。
2015年,顾学荣办理了林某某诈骗、信用卡诈骗二审上诉案,上诉人一直零口供,二审法院初步审查后认为,本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准备裁定发回基层法院重审。受理该案后,顾学荣及时与公安机关沟通补充侦查事项,促使公安机关完善相关证据,特别是林某某及其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资金流向。
二审庭审中,顾学荣从林某某及其公司已负债累累、有归还能力拒不归还、冒名潜逃三个方面充分举证,以证明林某某主观上非法占有的故意,最终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如今,已近不惑之年的顾学荣聊起公诉人在庭上的风采,已经不再认可那种咄咄逼人、绝不能处于下风的雄辩之风了。“那时候年轻气盛,认为在庭上绝不能输给辩护人,否则就是丢脸。现在想来,公诉人要做的不是展示个人风采,而是还原事实真相。”
他更赞赏的是一种成熟、理性、娓娓道来的说理方式,“有理不在声高,理智型、学者型的公诉人更能打动人。”
他认为,做一名合格的国家公诉人,庭前审查案件时的细致、专注,提审时的仔细倾听,才是最关键的。如果有年轻的同事向他询问办案经验或秘诀,他就会送给他们“八字箴言”:“手拿卷宗并且专注”。
    “干一样工作是要有信念的”
    顾学荣曾说过,要把自己承办的每一件案子都办成铁案。如今,他从事公诉工作已近10年。10年里,他一共起诉了400余件刑事案件,无一错漏,他还在案件中发现遗漏线索追捕漏犯5名,追诉漏犯5名,移送职务犯罪线索4起,改变定性、追加罪名29件。
10年来,他的体重也跟着办案数量一路飙升,与刚入公诉部门相比,已经增长了50多斤。因为长期伏案工作,缺少运动,身体也渐渐吃不消了。前年,顾学荣进医院动了一次手术。手术后,因起坐不方便,顾学荣在他的办公椅上准备了一张专用坐垫,“没办法,我的工作就是这样,除了看卷宗,便是开庭和提审,经常一坐就是一上午。”他笑称,步入中年,减肥已经快成为他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了。
    凭着“手拿卷宗并且专注”的办案秘诀,顾学荣连续两届荣获扬州市“十佳公诉人”称号,并被推荐为全国检察机关死刑复核检察人才、江苏省渎职犯罪专职公诉人。
    担任律师事务所主任的大学老师十分欣赏顾学荣的才华,更看重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曾多次旁敲侧击地邀请其加入律师事务所。这位喜欢埋首于卷宗里的“老迂”却摇摇头,沉默地拒绝了。

 

昔日的同学、同事,也有不少人从检察院、法院离职,选择了收入更丰厚的律师行业。他们中也有人现身说法,劝说顾学荣重新选择,但“老迂”还是摇摇头。


    有一次,顾学荣办理了一起贩卖毒品案件,被告人的亲属曾通过一位熟人送来了价值千元的购物卡。“老迂”一看,当场严词拒绝,并立即将此事汇报给领导。
   “这么多年了,我似乎从来没有看到过他内心的波澜。” 扬州市检察院公诉处处长王旭说。
    顾学荣自己也说,“干一样工作是要有信念的”。这种信念或许是一种寂寞的坚守,或许是一种专业精神的追求。
   2016年,在备战全省十佳公诉人业务竞赛的过程中,顾学荣成为扬州赛区的教练。为此,他制定了周密的训练计划。备战最紧张的时候,他经常夜不能寐,一旦想到一个好的点子,就会半夜发信息给队员们。“他比参加比赛的选手还要上心。”同事们纷纷笑称。最终,扬州市公诉团队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生活中,巨蟹座的顾学荣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追求尽善尽美。妻子经常笑他“比女人还心细”。他笑着告诉记者,他几乎有点强迫症的倾向。每回看到岳母切得粗粗的土豆丝,他总有一种冲动,将整盘土豆丝重新细细地切上一遍。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