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新华日报 |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
2021-11-01 16:11:00  来源:新华日报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是检察机关必须担负起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经开区检察院)地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特殊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优化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力量。10月初,该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工作举措》,通过检察履职为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全力保障经开区提升“二次创业”核心竞争力。

 

  在影响企业发展上做“减法”

  今年年初,该院检察官在办理一起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时,秉持司法善意,既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又帮助民营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同时对类似案件进行梳理,针对共性问题,从健全规范招标流程、提高员工法治意识等方面帮助企业规范制度,令企业十分感激。

  据了解,该院严格把握宽严相济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对各类涉企案件从多角度进行考量,对涉案企业开展全过程实质化办案影响评估,对社会高度关注、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慎重作出检察决定,防范以刑事案件名义插手民事纠纷、经济纠纷。

 

  在办案延伸上做“加法”

  “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司生产总值超去年同期35%,但是因疫情影响,8、9月份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在区党工委的政策帮助下以及检察机关的法律指导下,我们将加紧复工复产。”

  9月底,经开区检察院在走访某企业中了解到,该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曾遭遇不正当竞争,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检察官结合自身职责,帮该企业解决了困难。为优化营商环境,该院联合其他部门,打造“双赢多赢共赢”的局面,对诉求合法合理的行政申诉案件,联合行政部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在重点企业试点探索公益损害风险防控工作,同时加强对涉企民事、行政裁判的监督。

 

 

  在服务保障上做“乘法”

  年初,经开区检察院制定《服务民企工作实施方案》,依托政法系统最小服务单元挂钩服务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安排,全院干警挂钩联系区内135家重点企业、22个重大项目。每月上门走访一次挂钩企业,发放法治需求调查表,征询企业需求,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并将服务民营企业成效纳入检察官业绩考评。

 

 

  同时结合个案办理,靶向服务涉案企业。畅通优化检企沟通,将企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请进来”,听取他们对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开辟“优化营商环境接待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通道。

 

 

  经开区检察院检察长王珺子介绍,检察机关将在增强服务意识上持续发力,感同身受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当好企业“老娘舅”,切实以良好法治让企业家们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编辑:吴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