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细节”里的她
2023-03-09 11:01:00  来源:清风苑  作者:梅静 王西元

  人物简介

  邹英杰,1982年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2009年进入扬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现任第四检察部主任。曾被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记个人三等功,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守正有为检察人”。

  大年初九,春节长假后的第三天,扬州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邹英杰已在异地办案。就一起司法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线索中的细节,她和检察官助理小吴讨论到了深夜。

  邹英杰所在的第四检察部承担着刑事执行检察和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查办,工作内容面广量大。因此,注重细节、从细微处见真章是检察官们必不可少的功课。

  细节是一次“捕捉

  2017 年10月,因犯制造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半的朱某,在考验期间酒后驾车而被收监执行。邹英杰对其进行常规谈话时,得知他在前罪侦查期间曾被外省公安机关关押,后来案件被指定管辖在扬州,重新侦查并起诉、审判。

  虽然朱某没有提出任何疑问,但基于多年的办案经验,邹英杰细心地查看了朱某的刑期。“法官在计算刑期时可能会遗漏外地羁押时间,这是个容易出错的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她立即调阅朱某的卷宗,并向外省某驻所检察室人员核实羁押时间,结果发现,朱某在外省被刑事拘留的29天确实被本地法院遗漏,未折抵刑期。

  一个月后,当朱某接到法院更改刑期的裁定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您主动为我找回了29天刑期,我这辈子也忘不了啊!”他向邹英杰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捕捉”不仅在卷宗里,还在突发的现场。2022年9月,邹英杰被抽调参加了全省看守所巡回检察组,并担任副组长。在对某看守所女子监区进行清查时,按照常规,检察组要求在押人员将个人物品摆放至铺板上,以检查是否存在外来物品和危险品。突然,眼神敏锐的邹英杰发现,一名中年女子飞快地将一个红色物件藏进了衣袋。

  “你把什么东西放进衣袋了?!”邹英杰严肃发问。

  “没、没有啊……”这名女子迅速从衣袋里抽出手,呐呐辩解。

  邹英杰当即要求对方掏出物品,但对方不予配合。经搜查身体,一支外来的润唇膏显露出来。检察组立即清查这名女子的全部物品,从其衣服堆中发现了香皂、保健品、洗发水等多件外来物。

  “这些物品是如何进入监区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违法违纪行为?”带着疑问,巡回检察组调阅监控视频、谈话笔录等,很快查明该看守所数名管教民警为在押人员违规传递物品的事实,并将线索移送纪检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理。

  “捕捉”的是细节,更是实实在在的办案成果。2017年至今,邹英杰在刑事执行检察岗位上共办理各类案件300余件,其中,刑期计算错误案件15件;发现监督立案线索5件、抗诉线索3件,均查证属实。向相关部门发出书面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18件。

  细节是一份温度

  邹英杰的工作对象主要有两类——司法工作人员和被执行人员。对她的评价也有两种——严厉和温情。“宽严有度,法亦容情”,她如是解释。

  2020年3月,省际间的人员流动因新冠疫情而受到限制,但扬州市江都区社区矫正人员曹某在新疆设立的企业急需其前往组织复工复产,心急如焚的他向江都区司法行政机关提交请假外出申请。但按照《沪苏浙皖社区服刑人员外出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不能超过三省一市的范围,故未予批准。情急之下,曹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扬州市江都区检察院反映了这一情况。

  接到江都区检察院的请示,邹英杰认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检察机关应当深刻理解,积极作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最大便利。

  她会同江都区检察院办案人员开展走访,获悉曹某在新疆的企业年产值达6.5亿,年税收3800万元,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且目前已具备复工复产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邹英杰对《沪苏浙皖社区服刑人员外出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这份三省一市会签的文件,并不代表社区矫正人员请假外出的范围也只能在此地域范围内。

  她的观点得到了领导支持。3月11日,经江都区检察院建议,司法行政机关批准了曹某的请假外出申请,同时以电话通讯、手机定位、实时视频等方式实施监督管理,准确掌握其日常活动轨迹,做到既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又保证监管落实到位。

  到达新疆后,曹某的企业顺利签下了3000余万元的合同,全体职工的岗位和收入得到保障。2020年12月,此案获评最高检刑事执行检察精品案例,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

  在很多人的眼里,与在押人员沟通是一件“麻烦事”,但对于邹英杰来说,让在押人员敢说话、说真话,从而掌握监区真实情况,是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任务。“平等相待,以心换心”。

  刚成为全省巡回检察组的一员,邹英杰就向组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拟就了《致在押人员的一封信》。信中阐释了巡回检察组的职责,即维护在押人员的基本权利。走进监区,邹英杰脸含笑意,将信件逐一分发到1000余名在押人员的手中:“不用有任何顾虑,把你们知道的都说出来,我们一定认真倾听。”

  在押人员被这句真诚的话语打动了,心中的戒备和畏惧也渐渐消融。几天后,多份有实质内容的控告信陆续递到了检察组,另有数十人主动约见谈话。检察组从中获取大量有效信息,经调查核实,向纪检机关移送管教民警违纪违法线索7件。

  说起“认真倾听”,邹英杰的同事们都不会忘记,2021年9月中旬发生在江都区看守所里的那场“争论”。那段时间,邹英杰带队进驻江都区看守所开展巡回检察,为发现和挖掘线索,检察组在监区循环播放了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举报宣传片。不久,检察组就收到一封检举材料,短短十余行字,主要内容为:听说外省某监狱一名因故意杀人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通过关系被违规减刑并暂予监外执行。

  组里研判时,有人认为材料内容系听他人传来,且所涉人员均在外省,调查难度大,成案希望小。但邹英杰分析认为,信中关于违规减刑、暂予监外执行的内容,关乎监狱民警是否涉嫌职务犯罪、在押人员能否立功减刑,值得“小题大做”。

  这场“争论”持续了一个小时,最终,在邹英杰的说理与坚持下,巡回检察组形成了一致意见,这封信也随即被层递至最高检。经交办侦查,两名正处级干部被立案侦查,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年零六个月,检举该线索的在押人员被认定为重大立功并获得减刑。

  细节是一次割舍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突然而至,为防止在押人员大面积感染,全国监管场所实行封闭管理。谁去驻所承担执勤任务,成为刑事执行条线干警的一道必答题。而此时的邹英杰,母亲刚患脑梗,还在康复期;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需要人照料。“我是驻所检察室负责人,我必须上!”她将母亲送回老家,将孩子托付给公婆后,与4名基层检察院干警一道进驻了看守所。她每天通过监区医生和看守所信息化管理平台,了解在押人员身体情况,并组织对全市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基础性疾病进行摸排,督促看守所对重点病员及时送医诊治,有效防范被监管人因病死亡风险。为方便市检察院业务部门办案,她还主动承担起与看守所、在押人员的沟通协调工作,通过检察内网及时打印告知文书、听取意见函等,由监区管教及时送达给在押人员。

  虽然每天的工作十分忙碌,但邹英杰希望事情能再多些。因为这样,她就没有时间思念孩子、担心母亲了。但每当接到儿子的视频通话,看到他哭着问“妈妈你到底什么时候才回来”,她总是忍不住地红了眼睛。

  2020年3月16日,时任省检察院检察长刘华给扬州市、盐城市、徐州市等三地30位检察人员写来慰问信,对邹英杰等人的出色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在‘高墙’里封闭值守,连续作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监管场所安全防线……”

  近年来,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和巡回检察,成为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新重点,由此,加班加点和出差在外也成为邹英杰的工作常态。“别人的妈妈每天都在家做好吃的,你为什么整天在外面忙?”年幼的儿子不止一次地在电话里问她。

  谁家母亲不爱子,但邹英杰实在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为争取孩子的理解,她让丈夫把儿子带到自己的工作场所,当儿子看到庄严的检徽,看到身穿制服的妈妈,眼里闪出崇拜的亮光,蹦跳着说:“我的妈妈不会做饭,但是会办案,太厉害了!”

  现在,邹英杰的儿子已经十岁了,他不再打电话向妈妈抱怨。相反,他会经常抢过爸爸的手机,给妈妈的微信朋友圈点赞。“你又多了个忠实粉丝!”邹英杰的同事都这么说。

  编辑:吴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