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用法治守护学子的上学钱
2021-11-08 16:56:00  来源:正义网

  近日,一项针对全国106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0.09%的受访者曾掉进诈骗陷阱,31.25%的受访者曾遭遇过诈骗但没有上当,50.98%的受访者身边有人有被骗经历,仅25.97%的受访者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听说过身边人遭遇诈骗(据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

  10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一批检察机关依法追诉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受案情况看,诈骗犯罪仍属常见高发犯罪,且上升幅度较大。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625783件940036人,其中诈骗案件为57594件92514人,诈骗案件占受理总数的9.2%、9.84%,同比上升14.72%、5.25%。

  大学生等青年群体,是接触电信网络设备技术、产品的主体人群,一些大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牵动人心。有的贫困学生为走“致富”捷径借款刷单,最终受骗,金额从几千、几万、几十万元不等;有的学生受骗后无力返还债务,精神压力过大走上轻生道路,付出生命的代价;有的学生走上诈骗、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和电话卡的违法犯罪道路。

  骗子的诈骗手法更新得太快,而且花样越来越多,及时向人们科普新的防骗知识非常重要。但是,当前校园反诈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形式比较传统、不够新颖、对学生吸引力低,宣传覆盖面不够广,反诈宣传停留在表面、对学生的警示作用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大学生常用的传播平台等。这提醒有关方面,应该对反诈教育进校园从形式到宣传等方面进行“升级”。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反诈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博览会上,一款交互模拟产品“反诈盲盒”令人印象深刻。打开“反诈盲盒”,一位网络“男友”会用各种甜言蜜语“哄骗”你转账,在此过程中,屏幕上不停有弹窗提示防骗信息,AI客服也会对你“百般劝阻”。利用大数据反诈,成为反诈立法探索的新领域。

  10月19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条文虽然不多,但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强。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作出相应规定,为利用大数据反诈提供制度支持。如草案规定了金融、通信、互联网等领域涉诈异常情形的监测、识别和处置,包括高风险电话卡、异常金融账户和可疑交易、异常互联网账号等,规定了相应救济渠道。此次立法进一步完善了电话卡、物联网卡、金融账户、互联网账号有关基础管理制度。草案规定,落实实名制,规定电话卡、互联网服务真实信息等级制度,建立健全金融业务尽职调查制度;对办理电话卡、金融账户的数量和异常办卡、开户情形进行限制,防范开立企业账户风险。

  据了解,目前电信网络诈骗案很多是因为个人信息泄露所导致的。为此,在反诈立法中应进一步规范企业数据的管理要求,建立数据审计制度;建立数据安全第三方监管平台,完善数据安全评价体系,对于互联网企业及同个人信息相关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必须经过数据安全评价。同时,针对非法搜集、倒卖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等,须规定相应打击治理措施等。

  学生群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带来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来源,也没有多少积蓄,他们的自助、自救能力都很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差,电信网络诈骗对其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往往是颠覆性的,甚至可能带来生理、心理上的不可逆转的伤害。在加大对诈骗行为打击力度的同时,增加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法律责任同样非常重要。

  编辑:吴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