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地铁寄存柜试点到普及,需从新颖变成熟
2024-08-16 11:12:00  来源:正观新闻

  目前,全上海在12座地铁站内设置了24个寄存柜,分布在上海火车站、人民广场、南京东路等重要站点。一周多运行下来,寄存柜出现了明显的供不应求状况。不少游客希望,地铁站便民寄存服务后续能进一步扩容,方便更多有需要的人,“可以稍微收一点费,其实我觉得没关系。”(8月8日《新闻透视》)

  8小时内免费寄存行李,首次试点就火爆到“一柜难求”,可以说,地铁寄存柜的出现既精准对接了人们的出行刚需,让大家得以解放双手、轻松出行,也在提高游玩质量和体验、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地铁寄存柜从试点走向普及,还需经历一个由“新颖”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未来,要想实现寄存柜的广泛应用,还需攻克诸多难题。例如,寄存柜运营涉及经济成本,若考虑收费,那么该如何制定合理的计费标准?如何确保行李安全与寄存时效?在旅游淡季,如何避免柜子闲置导致的资源浪费?寄存友好度的提高,仍有一段路要走。

  我们有理由期待寄存服务能进一步扩容提质,进一步增加寄存柜数量、优化布局,真正实现便民惠民的初衷,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诚意和关怀。通过增加寄存柜数量、优化布局,真正践行便民惠民的初衷,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诚意与关怀。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海之外,北京、成都、南昌等多个城市也在积极探索,通过在景区、商圈、交通站点等增设自助寄存柜,扩大服务覆盖面,帮助游客消除“最后一公里”的出行焦虑。特别是杭州,创新推出了“行李跟人走”服务,将寄存保管与物流托运相结合,打造了“寄存+动态多场景托运”的全新模式,让行李从静态的负担转变为动态的工具。这些举措无不体现了城市为游客减负、为文旅加分的温度与智慧。把游客的烦恼当作自己的烦恼,我们恰恰需要这样的换位思考。

  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寄存柜的供不应求从侧面反映出,仅靠公共服务来承接压力是不够的。“行李焦虑”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这值得更多社会力量去发掘,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激活资源,实现多方共赢。这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服务改进,更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让每一个在城市中穿梭的人,都能享受到省心、贴心的服务,这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和愿景。期待更多地方从需求出发,从细节入手,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动城市美好发展。

  编辑:吴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