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通感扬州——文化软实力的多元呈现
2025-05-19 11:05:00  来源:扬州发布

  文/李娅楠

  维扬州者,江左名邑,东南奥区。古往今来,其文化软实力若璀璨之星河,熠熠生辉,今以通感之法,颂其盛德,兼述新时代之新貌。

  闻丝竹之音,感文化之薪火相传与创新。

  扬州之乐,自古有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想那明月之下,瘦西湖畔,箫声袅袅,似一缕幽梦,穿破千年之光阴。丝竹之音,入耳则心醉。其声也,非独悦耳,更传文化之深蕴。古之扬州,乐者云集,广陵琴派,指法精妙,音韵清婉;扬州清曲,调式丰富,唱腔婉转。于今时,此等传统音乐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一方面,民间艺人坚守传统,将古老的曲谱、演奏技法代代相传,让丝竹之音依旧回荡在扬州的大街小巷。另一方面,音乐家们大胆创新,融合现代音乐元素,以丝竹之音与交响乐相和鸣,使扬州音乐登上更大的舞台。那古老而又现代的乐声,以听觉之感,通文化传承之厚重与创新之蓬勃,此扬州文化软实力在音乐领域之一端也。

  嗅花香之气,悟园林之妙境与生态之美。

  扬州园林,名甲天下。“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步入扬州园林,鼻端先嗅得繁花之香。琼花盛开之时,香盈满园,其香幽淡,非麝非兰,恰似扬州之性情,淡雅而隽永。园林之中,花香与园林之景相融合。湖石玲珑,假山错落,回廊曲折,亭台翼然。在新时代,扬州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成为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典范。园林的规划理念融入现代城市绿化之中,花香四溢于新建的公园、街头绿地。同时,借助现代科技,园林的养护更加科学,花卉的品种更加丰富多样。嗅着花香,漫步于园林小径或是现代的城市绿道,仿若穿越历史之长河,与古之造园者心灵相通,又能感受到新时代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此乃扬州文化软实力于园林艺术与生态保护相融合之体现也。

  品美食之味,察民俗之淳厚与产业之兴。

  扬州美食,天下称羡。“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尝扬州之肴馔,舌尖味蕾先觉鲜美之味。扬州炒饭,粒粒分明,配料丰富,蛋香、稻香与肉香相融合,入口则满颊生香;蟹黄汤包,汤汁浓郁,蟹香扑鼻。传统美食背后是民俗之淳厚,如今更成为蓬勃发展的美食产业。在新时代,扬州美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老字号餐馆不断推陈出新,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适应现代人的饮食需求。美食节、美食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举办,不仅让更多人品尝到扬州美食,也传播了扬州的饮食文化。美食之味,连通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反映出扬州民俗之好客、热情,更见证了美食产业的兴盛,此亦为扬州文化软实力之重要部分。

  感文风之盛,见学养之深厚与教育之新篇。

  扬州自古文风昌盛,“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众多文人墨客,流连于此。读扬州文人之诗词文章,仿若能感其文风中的那股灵秀之气。鲍照之诗,俊逸刚健;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文风之盛,反映出扬州学养之深厚。书院林立的往昔,如今已演变为现代的教育体系。扬州的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将古代诗词、文学作品融入课堂,传承扬州的文化基因。同时,高校与科研机构不断涌现,在文化研究、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新成果。从文字之间,能感文风之盛,此亦为扬州文化软实力在文学与教育领域在新时代的彰显。

  触古物之质,念历史之悠长与文博之发展。

  扬州之地,文物众多。触摸那古陶器之粗糙质地,似能感受到远古先民之生活气息;古钱币,入手有冰凉之感,然其承载的却是扬州商业繁荣的历史;古建筑之雕梁画栋,触摸其上精美的木雕,仿佛能看到古代工匠的精心雕琢。新时代,扬州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不断更新展览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让古物“活”起来。线上展览、虚拟现实体验等形式,使更多人能够深入了解扬州的历史文化。古物之质,触动吾等感官,使吾等思念扬州悠长之历史,此为扬州文化软实力之历史文化底蕴在新时代文博事业中的展现。

  视现代之景,赞科技之力量与创新之魂。

  扬州在新时代积极拥抱科技,展现出独特的科技文化魅力。在扬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楼林立,现代化的厂房中,机器轰鸣。视那一排排智能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工作,仿佛看到了扬州在科技浪潮中的奋勇前行。科技创新催生了新兴产业,如智能制造、新能源等,这些产业不仅推动了扬州的经济发展,也成为扬州新时代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科技与文化相互交融,扬州的传统文化借助科技手段得以更好地传播,如通过互联网平台展示扬州的园林艺术、传统音乐等。同时,科技的创新精神也融入扬州的城市文化之中,激励着扬州人民不断开拓进取。

  扬州之文化软实力,如同一曲宏大之交响乐,丝竹、花香、美食、文风、古物、现代科技之景,皆为其音符。各个音符相互交织,奏响了扬州独特的文化乐章。以通感之法察之,更觉其魅力无穷。愿扬州之文化软实力,能传承千古,永远闪耀于华夏大地之上。今之扬州,在传承古文化之同时,亦不断创新发展。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文化与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协同发展。吾等当珍视之,弘扬之,使扬州文化之魅力,播于四海,传于千秋。

  扬州之美,在目,在耳,在鼻,在舌,在手,更在心。文化软实力,渗透于扬州之一切,如春雨之润万物,悄然无声,却力量无穷。扬州之文化,如长江之水,奔腾不息,如泰山之松,万古长青。

  作者简介:

  静水深流意自闲,孤身独守一方天。以法为底文为念,以笔为刃清风伴。半亩花田藏心间,笑看世俗浮华愿。懂我之人何多言,不懂我者莫妄断。且行且慢且悠然,纷嚣岂能扰我安。

  李娅楠者,女也,生于一九九八年十二月,毕业于湖南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

  编辑:吴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