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扬州市检察院公诉干警“微讲堂”开讲啦
2017-03-17 11:36:00  来源:扬州检察院  作者:徐艳茹

  “没想到我们的年轻干警成长这么快,我们搭建微讲堂这个平台本来是想给他们一些压力不断学习,没想到他们的优秀出乎我们的意料”,扬州市院副检察长浦志强如是说。

  扬州市院公诉处自2月底开始,每周指派一名干警作为微讲堂的“老师”,围绕自身工作,题目自拟,和大家分享经验、心得以及教训,同时邀请其他部门人员参加。截至目前,微讲堂已经举办了三期,反馈效果甚佳。

  微讲堂第一讲由顾广绪分享其在广陵区院挂职的心得体会,顾广绪从自身办理的案件讲起,跟大家分享了很多自己的“糗事”。从这些接地气的错误中,收获了踏踏实实的成长。微讲堂第一讲让很多人“感同身受”。

  微讲堂第二讲由徐艳茹分享其在办理毒品案件中的心得体会。“徐艳茹基本上是从办理毒品案件起家的,这也是我们扬州培养公诉人的一种模式,我们没有苏南的条件成立专门案件办案组,但至少要让每一名年轻公诉人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扬州市院公诉处王旭处长告诉记者。徐艳茹不仅帮大家梳理了近年来毒品案件相关司法解释的发展脉络,更提醒大家审查案件时要注意避开一些“陷阱”。一位外部门其他干警说,“信息量太大了,我提前看了三天的司法解释来听这堂课,勉强跟上节奏,真是收获颇丰”。

  微讲堂第三讲由黄鸿远分享网络支付犯罪认定。黄鸿远是公诉处的“时尚达人”和“科技达人”,选题也颇前卫。黄鸿远结合目前比较热门的盗用支付宝、偷换微信支付二维码等一系列案例,从刑法理论的角度,纵深探讨各种行为的定性。酣畅淋漓的讲座更人最直接的感受是“脑洞大开”。

  扬州市院从2012年起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诉人能力建设的意见》,每一年都将其作为重点工作贯彻落实。针对年轻公诉人制定成长计划,每年安排完成“一次疑难案件汇报、一次庭审考核、一份办案心得、一篇调研文章、一次信访接待”等“五个一”项目,力争用三年时间使他们成长为公诉办案能手。

  据悉,扬州市院会继续打造微讲堂,争取将其锤炼成一项长效机制,成为扬州公诉的特色亮点。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