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诚笃
“知行诚笃”系焦氏家族家风极为重要的内蕴,和“君性诚笃”(阮元赞语)、“学行诚笃”(阮亨赞语)的评价相一致,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知行合一”“知行并进”学说的承继和践行。
精研以《易》学为首要代表的经学,兼治他学,并立足、执着于通经明道、著书立说,以达“经世致用”,无疑是焦循“知行诚笃”的集中体现。
焦循的一生,欣逢清代学术繁荣的鼎盛时期。他用功勤勉,不懈于学,著作宏富,经史子集皆多涉及,诗词歌赋都有所作。据确切资料可证,焦循著述达八十三种(含见于他人著作与已亡佚者),多至四百五十余卷,约六百万言,在经学、哲学、文学、史学、数学、医学等领域均取得杰出成就,且以经学、数学、曲学成就最为显著,是当之无愧的“通儒”。
焦循对其子孙能够传承并弘扬焦氏家风的希冀,在其暮年愈加强烈迫切。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除夕,焦循于枕上作七律:“梦中亲友未凋零,笑语方温梦又醒。鬓雪半因陈籍白,眼花时共远山青。烈风窗外呜鸦鹊,活火铛边煮术苓。且喜雏孙初学咏,吟声不与岁华停。”幼孙吟声不断的景象,蕴含着他对“书香”延续、家学后继有人的期待和喜悦。
次年七月二十四日,自感不久于世的焦循,呼子廷琥于榻下,谆谆嘱以后事:“吾之病不能起矣。汝宜绩学,子孙宜读书。惜诸孙尚未成立,然长孙授易年十四,粗习属文之法;次孙授书年十一,吾教之作文、作试帖,伊亦稍稍能领会;三孙授诗尚幼;俱宜教诲之,使勿坠先业可也……”
“《易》学传家,读书执理,忠厚廉让,知行诚笃”,诚为焦氏家风的大义,也是中华民族古代家风宝库中的精华遗产,值得后人继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