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杨巨源在诗作《城东早春》中写道:“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其实,天下清景不仅在春天,也在四季,更在观景的人心中,在心对万事万物的领会中。
不信?且看宋人苏轼观景的心得。其在《前赤壁赋》中留下高论:“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如此看来,苏轼心中的清景属于自然之景,人人皆可观之察之,但如果没有心之领会,便无法感悟清景的美妙,更无法修得一颗“清心”。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堪称一绝,其描绘“清景”也堪称一绝。在他笔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以天下清景陶冶人之清雅,以宇宙之大涵养人之心胸,难道还有什么污秽不能荡涤,还有什么庸俗不能扫尽?
清人张廷玉曾录写过一段话,其中也阐释了“清景贵在领会”的真谛。“余谓天下清景,无在不有,但能领会,则似专为我辈设矣!此从道义中来,不可强也。”的确,天下清景,到处皆有,它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领会得到,便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的胜景圣境;领会不到,便觉稀松平常、不过尔尔。每逢节假日,全国各地一片旅游热潮,人来人往皆曰“旅游”,但问游之所获,很多人除了“累得不行”之外可能并无多少感触。究其原因,恐怕就在于缺乏领会“清景”的心境。何谓旅游之乐?唐人柳宗元早就告诉我们:“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登其高,有旷达之感;探其奥,有幽奇之得。可见,“清景”并非人皆可得。没有一种融入自然的心态,没有虚怀若谷的心胸,就很容易忽略“清风明月”之美。
换言之,心中若有诗情画意,即使一茶一饭、一瓢一饮,也会有无限清景在其中。苏东坡云:“吾借王参军地种菜,不及半亩,而吾与过子终年饱菜,夜半饮醉,无以解酒,辄撷菜煮之。味含土膏,气饱风露,虽粱肉不能及也。人生须底物而更贪耶!”
自然之道中,往往也包含着人文之道。欣赏清景需要领会,理解人则需要境界。“守岛英雄”王继才,32年专心干一件事,但很多人不理解,认为他“傻”。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说:“老王这辈子,没享过什么福。平时喝点酒,下酒菜就是萝卜干咸菜,偶尔捏一撮虾皮、炒个盐水黄豆就是好菜了。他总说,别人有别人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而恰恰是在不同的活法之间,折射了不同的人生境界。王继才因其执着,活出了自己的不平凡。“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社会上还有很多像王继才这样的人,即便只是小小的“苔花”,也一样能创造出让人仰慕的“清景”。
由此想到那些“落马”官员,他们平日所见、所思会是什么?从厚厚的忏悔书中看,眼中看到的多是功名利禄,朝思暮想的是升官发财。即使脱俗的“清景”就在眼前,他们也早已看不见、悟不到了。试想,没有清流的浇灌,脱离物欲羁绊的心灵之花如何绽放?没有清风的熏陶,向往“修齐治平”的生命之树怎能常青?对党员干部来说,多领悟清景,多吹拂清风,才能荡涤浊气、充盈清气,成为政治生态的净化者、涵养者。
曾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还写有《瀑布》一诗:“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寥寥数语,看似问的是瀑布,实则是问人。今天的党员干部,当用属于自己的“清景”作出无愧于心的回答。(桑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