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名不如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这是明代洪应明《菜根谭》中的一句话。崇尚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更有趣味,熟谙世事怎如减省一事更为悠闲?其实就是要学会做人生“减法”的意思。
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召见太守胡质之子胡威,问道:大家都说你们父子清廉,到底谁更清廉?胡威答道:我比不上父亲,因为我父亲的清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而我清廉却唯恐别人不知道。唐代柳玭,出身仕宦名门,他告诫子孙为人做官要“直不近祸,廉不沽名”。柳玭做官清廉公正,严守公私界限,他官署里的树每年都会结出果实,在孩子、仆人摘下来吃之前,柳玭都要称好重量,然后按市场价格把钱上交官府,还特别叮嘱大家不要声张。胡质和柳玭,不但做官清廉自守,而且为人低调,不以自身清廉去邀誉。他们的境界和操守,正是“矜名不如逃名趣”的注脚。
世人重名,由来已久。常言道“人要脸,树要皮”,古人云“立名者,行之极也”,好名声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肯定,自然值得珍惜。但凡事有度亦有道,只有正确认识、理性看待名声,才能够让追求好名声成为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驱动力。
笃行之人,不求名而名自至。墨子云:“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这句话提醒世人,好名声的获取,凭借的应当是个人能力、学识修养以及实干精神。历史上,有许多清廉之士,不贪钱财,不为升官,一心只为百姓干实事,不求美誉,反而能够名传千古。明代冯梦龙一生始终奉行“不求名而求实”“大事小事,俱用全力”,他减轻徭役、改革吏治、明断讼案、革除弊习、整顿学风、兴利除害,打造了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寿宁。清代廉吏于成龙为官20余年,政绩卓著,清廉务实,三次被举“卓异”,深得百姓爱戴。平日里,他从不刻意求取好名声,但廉能的美名远播,康熙皇帝也曾感慨道“历仕甘棠随地荫,两江清节至今传”。在他们的人生字典里,青史留名并不是最重要的目标,卓越的人品政声却令他们流芳百世。
反之,如果求名心切,反倒容易弄虚作假、弄巧成拙。《菜根谭》有言:“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事实上,真正的廉洁者并不会刻意追求廉洁之名,反倒是一些到处以廉洁自我标榜者,最终不过落得一个“贪”字。南北朝时期梁朝尚书沈众,就是标榜名声却暗行贪腐的典型,他贪污的财帛数额巨大,但为了博取清廉美名,平时常常布袍革鞋、腰系麻绳,甚至提着鞋帽、穿得破破烂烂去上朝。其实,清廉与否假装不来,他故作掩饰的行为,反倒沦为众人笑柄。
现实中,“沈众”之流也是大有其人。他们“人前假装清廉,人后贪婪放纵”,无论是“穿补丁衣”还是“吃糟糠饭”,本质上都是企图借“君子固穷”的假象掩盖贪腐事实。如,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平时穿着朴素,每天骑着一辆折叠自行车上下班,以展示自己的“低调”“清廉”,但贪污的赃款却令人咋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水利局原局长曹培武,在人前从不吃肉,棉布背心穿30年,却贪腐251万余元……事实证明,类似“葛朗台式”贪官,躲不过监督者锐利的目光,也逃不脱东窗事发、名誉扫地的结局。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真正的美名来自于老百姓的口碑,除此之外都是“浮云”,切莫做那些假清廉、真腐败的事,让自己徒增悔恨。(余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