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热搜榜管理不能信马由缰
2018-02-05 11:25:00  来源:法制日报

  技术无罪不代表平台无责,相关网络平台虽然并未直接参与热点事件的制造,但也不能放纵不良信息借助热搜大肆传播,否则就应承担法律责任 

  □ 史奉楚

  1月27日,北京网信办约谈新浪微博,指出其违反国家有关互联网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传播违法违规信息,存在严重导向问题,对网上舆论生态造成恶劣影响。后新浪微博发布公告,表示接受网信办批评,将暂时下线并全面整改热搜榜、热门话题榜等。1月28日,新浪微博又公布了对存在刷榜行为的热门话题以及主持人的处罚办法,以此加强对热搜榜的管制;点名了38个刷榜话题和热搜词并作出“3个月禁上热门话题榜和热搜榜”的处罚(1月29日《南方都市报》)。

  据记者调查发现,在微博运营体系中,悄然做热搜生意的不在少数。从购买热门关键词、广告推荐位到修改认证、购买粉丝、转评赞等,每项数据生意都有着明码标价,甚至还有专门的课程传授这些技术。微博运营方却对此未尽到审查义务,导致一些人持续传播、炒作导向错误、低俗色情的信息。由此可见,新浪微博等运营平台整改有关版块不过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必要措施,其理当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避免再次出现不良信息被肆意传播的违规事件。

  一般来说,微博热搜词主要指向新浪微博上最热门的资讯,是一定时期内大量网民搜索关注的热词或热点事件。实际上,作为提供新闻资讯的互联网平台,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向用户推荐热门新闻并无不当,也有利于人们及时了解相关新闻事件,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而这并不代表任何信息都可以登上热搜榜。根据网络安全法等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法律和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有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等行为。网络运营者不能以仅提供平台服务作为挡箭牌,需要尽到审查和监管义务,发现有发布或传输违规信息的,应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影响等处置措施。

  基于此,对那些暴力、色情、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或有违公序良俗的信息,即便真的关注者、搜索者众多,也不该放任其登上热搜榜。应当看到,一些热词的背后并不是公众对某件事关注度高,而是相关推广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以假粉丝、假转评赞等方式刷出来的。之前曝光的“紫光阁地沟油”事件就折射出当下这种热搜生态是何等扭曲。当热门新闻也可以人为制造时,捧红或抹黑某人或某企业也就成为可能。这决非正常的舆论监督,反倒可能成为恶意炒作花边新闻、低俗内容的帮凶。可以说,相对于某些搜索引擎的收费推广、一些电商的花钱刷好评,这种花钱上热搜现象的危害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的常识必须重申。技术无罪不代表平台无责,相关网络平台虽然并未直接参与热点事件的制造,但也不能放纵不良信息借助热搜大肆传播,否则就应承担法律责任,快播案就是最好的警示。网络平台务必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充分利用技术手段,筛查、屏蔽、删除相关信息并报告监管部门,对涉事账号作出处罚。这样才能将不良信息剔除,挤出热搜榜的水分,让人们看到想看到的热门新闻,而非看到炒作者想让人们看到的“热门新闻”。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