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脑的“春秋”
2018-04-08 11:30:00  来源:扬州晚报

  “去掐一把菊花脑做汤。”先生吩咐我。

  不用走多远,门前就有菊花脑,一丛丛,嫩绿嫩绿,纤纤细细的,这是春天新冒出的头茬。怜爱地掐了一把,凑近鼻子深深地一嗅,一股凉凉的清香幽幽而来。

  菊花脑,是菊科菊属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叶子类似于枫叶的尖细版,民间把它作为一种野菜,有清火明目的功效。生活中,菊花脑可以羹、煎、齑、粥、糕、饼等等,而最常见的做法是菊花脑蛋汤。碧绿的叶子,金黄的蛋花,黄绿相间,颜色诱人,吃在嘴里,丝丝清凉在唇齿咽喉间漫溢,清爽!这是仪征乃至江苏很多家庭春夏两季的一道家常菜;对外地人来说,是一道特色菜;而对在外地的仪征或江苏人来说,却成为他们的乡愁。

  菊花脑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万千物种之一,只不过,与桃红柳绿、樱艳杏白相比,与遍地漫野的金黄油菜花相比,它们长在门前屋后山野田埂边,与诸多杂草共处,渺小、不起眼。而对于钟爱它的人们,却能“慧眼识菊”;特别是它的气味,凉凉的清香,牵扯着人们的衣角。

  为什么叫“菊花脑”?是菊花的大脑,还是长得像大脑?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岳飞将军在酷暑时带领士兵抗击金兵,走到南京某座山上时,粮草已尽,于是就去寻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发现了一种有着像小菊花叶儿的植物,吃了之后感觉清新消暑。此后,菊花脑便流传至今,成为南京人十分喜爱的一种野菜。“菊花脑”极其娇嫩,放在菜摊子上很快就会蔫,必须不时地洒上一点水,所以又叫它“菊花涝”。南京话里n、l不分,便讹成了“菊花脑”。

  以前只知道菊花脑是美味的野菜,是春夏季节餐桌上的常客,至于夏天以后何去何从未加关注,也难以关注。前两年,大姐在我家门前的空地上种了一些菊花脑,才有了新的发现。这个发现是在秋天,那丛丛墨绿的叶子中,开始出现一个个小小的花苞,继而开出黄色的小花。那小花,神似向日葵,中间的花盘橙黄色,花盘边上几圈姜黄色花丝,最外面一圈是浅黄色花瓣,向外伸展,整个直径3厘米左右。它的黄,不刺眼,也不寡淡,内敛、稳重,在幽幽小径边绽放,在萧萧秋风中挺立。一小丛,是寒瑟中的一抹亮丽;一片片,是足以吸引眼球的风景。这是它吸取一个春夏的天地精华积聚到一定时候的华丽绽放,犹如十年寒窗后的金榜题名,又如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的精彩呈现。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