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情缘
2017-11-13 10:47:00  来源:广陵检察院  作者:胡志亮 谷秀秀
 有人说,书店是城市之光,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丰碑,每座城市都应该有一所好书店,比如北京的三联,南京的先锋,台北的诚品。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走进书店的刹那,沐浴着书香,总会获得片刻的安宁。江苏扬州广陵区检察院案管科的胡志亮是个爱书之人,他来扬州生活二十年,几乎去过扬州大街小巷各个角落的书店,今天,让我们来听听他和书店的故事。

扬州的那些书店印象

  来扬近廿年,闲暇时光多流连于书店。因书价颇高,我甚少购新书,一般言,多淘淘旧书,我之印象大抵多集中于旧书店。言及书店,于国内,大概无人可以绕过新华书店的吧,我也从这里开始。

  (图为汶河路新华书店)

  汶河路上的新华书店,一向人气鼎盛。初来之时,道路不熟,基本也就是到此处蹭书看,断断续续读过许多小说。由于条件简陋,无法与后来的大众书局之类的后起之秀相比,没有专门设置看书之处,仅得或站或倚。在该处,除了购得律考书籍外,印象中没有购过新书,现在想来,倒颇有几分惭愧。

  初时,新华书店似乎并没有专门的旧书出售之所,但每年总会有段时间会处理一些库存书,价格从二三折起,颇引人关注。斯时囊中羞涩,然仍购得一些旧书,印象深刻的就是译林版的那套畅销书,只有二折,全套仅得二百元左右,不过限于手头紧张,只挑中了自己喜欢的那套格里森姆的律师丛书。

  (有时候,淘到一本好书的欣喜可能胜过看书的欣喜,这本《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对胡志亮来说显得尤为珍贵。)

  后来可能觉得旧书也有所收益,汶河路新华书店就在楼层中辟出专区来销售一些特价书了,此一做法,倒颇合我辈之心。于此处,我就淘到了应星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该书颇不易找,淘到之时,欣喜异常。可能因经营之难,此处新华书店的门面让一半给了金店,这大概就是精神不敌物质的最好象征了。

  (石塔寺附近的新华书店已无处寻觅,替代它的是数码店,电器商城。)

  新华书店的另一处旧书门面原在石塔寺附近,然现已早无觅处,变成了各类数码、服饰商店了。于此处,我流连最多,因此店的楼下专营旧书,价格低廉,而且更新颇快。印象深刻的是在2004年时,我以三折的价格淘得了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版的外国法律文库中的五六种,到手之际,偷乐不止。

  (这套《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有一段曲折的经历。)

  不过也留有遗憾之处,某日见其中有外国法律文库中凯尔森的《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之一种,仅三折,然当时出来闲逛未带钱,至我回家取钱再来,书已被其他书友先下手了,每每思之,痛惜不已,后来我不得不出当日五六倍之价方才购得。该书店后迁到京华城,也曾去逛过,不复迁前之盛景,苟延残喘之余,终究不知所终。不知哪位书友,能否告之去向?

  新华书店在国庆路及史可法路均有分店,也曾逛过,几无所得,也无甚印象,只是觉得门面越来越小,人气越来越淡,颇为可叹。

  扬州原有另一淘书佳处曾为扬子书店,居于淮海路扬州中学对面,一二楼经营教辅材料,三楼经营特价书。逛得多了,倒是和老板聊过几回,似乎老板是从新华书店出来的,甚至言及他方是扬州第一个提及经营旧书之人。那时三联出版社似乎推出许多社科方面的特价书,我就在此处以四折购得宪政译丛七八种,但很可惜一直没有能够配成全套,剩下的几种特别难找,而且价格飙升。

  (小编昨日欲寻扬子书店,可惜早已不见踪影,只有隔壁这家规模不小的考试书店,听该店老板说,扬子书店早在四五年前就没了。)

  扬子书店原在扬师院和史可法路上有两家分店,我还在扬师院那家分店买到了苏力的《送法下乡》;而史可法路上的那家店,虽去过,却无甚印象。不过,这些也大抵成为了回忆。

  对收藏有兴趣的书友,大概会对古籍书店印象深刻,不过线装书虽好,于绝大多数书友来说,也是望而却步的吧。古籍书店位于盐阜路上,风景绝佳,实为读书的好去处。其特点在于古籍和书画,兼营特价书。旧书虽多,无甚特色,倒是组织过上海书店出版社的特价书市,让我淘得了黄宗智的中国法律史著作,也算小有收获。古籍书店的门脸也是渐行渐小。

  (位于盐阜路的古籍书店,门头设计古色古香,时值晚秋,路旁的银杏渐黄,枝叶飘摇,映衬得书店分外清雅。)

  后起之书店,莫过于大众书局和先锋书店了吧。大众初进扬州之时,声势浩大,在四望亭路上及时代广场均有门店,时隔不久则只能偏安全于万家福之地下室,现好象迁往力宝广场,能够支撑多久,则是谁也不敢断言了。大众为读者考虑的比较多,设有较好阅读条件,有段时间我就常去蹭书读,不亦乐乎,有愧的是购书甚少,几无贡献。而先锋书店原位于扬师院对面,多经营文史哲类书籍,书虽好,但价格亦高,折扣亦少,无甚特别需要,很难勾人下手的吧,如今好象已是遍寻无着了。

  经营文史书籍的还有淮海路上的瀚文书籍,不过,折扣一般。而针对学生的书店,比较有特色的是桃成蹊,位于农学院的西边;另一个叫大学城,原在师院的东边,但好象现在变成了饭店之类。至于专业的法律书店,在荷花池公园边上,之前倒是有众多的法律理论书籍针对学生的,现在也让位于考研和司考了,再不就是各类法条、实务书籍。而曾有报纸报道的边城书店,原在京华大酒店对面,据报道称已迁至某车库。至于东区的阳光书城,纯粹是教辅材料集散地,无可言说的了。

  书店大概是一种关乎店主理想的事业,然理想替代不了生活,这大概就是扬州旧书店的现景吧。不过,扬州素有文化之名,书店也算风景之一,还是期盼着有识之士为这一关乎扬城文脉传承之事业予以更多关注;也愈加期盼着更多的人能拿起纸质书来,读上几行。

  写在后面——书店的另一种可能

  【边城书店】

  传统的书店在电商的夹击下似乎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书店走上转型之路,融合多元功能,或者通过文化衍生品、文化体验活动等另辟蹊径。比如,在扬州皮市街,有这样一家小有名气的书店——边城书店,它是国内首家可以住宿的书店,老板30出头,法律专业出生,在扬州的老巷子持守着一方精神栖息地。

  【浮生记】

  同在皮市街,往南100米的浮生记,可能更受女孩子欢迎,因为他家有只冷艳绝伦的大猫换作“芸娘”。“芸娘”靠颜值和气质撑起了浮生记大半的人气,另外一半的人气可能来自店主树掌柜,这位扬州土生土长的文艺青年。进门墙上那句醒目的标语“书店的另一种可能”,透露出这个年轻人可贵的勇气。

  图为浮生记的“芸娘”,每周四“上班”,极傲娇。

  上述两家书店可能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书店,更像一个阅读空间,一个分享平台。正像胡志亮文末所言,“是关乎店主理想的事业”。

  但是,无论如何,书店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尝试总归是好的。(扬州广检 文字胡志亮 摄影谷秀秀)

  (另,图书照片为作者本人提供)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