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做一粒种子
2018-06-28 09:30:00  来源:人民日报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泽东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可谓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感召和激励着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去奋斗和奉献。

  在革命年代,一名党员就是一粒种子,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在那里发动群众、积蓄力量,掀起冲天的革命浪潮;在建设和改革年代,一名党员也是一粒种子,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不辱使命、埋头苦干,书写平凡中的不朽传奇。正是因为众多扎根泥土的种子默默奉献,才支撑起人民共和国的巍峨大厦。

  种子的本色是质朴。杨善洲以当“草帽书记”为荣耀,李保国以“把自己变为农民,把农民变成自己”为志向,都体现了种子般的质朴和纯粹。他们活得本色,干得本色,让我们读懂了平凡中的伟大、质朴中的辉煌。

  种子的精神是坚韧。无论被风刮到哪里,无论被小鸟衔到哪里,无论面对怎样恶劣的环境,坚韧的种子总会发芽,或结出饱满的果实,或长成参天大树……一部原创话剧《种子的天堂》,讴歌了钟扬种子般的品格,他坚持援藏16年,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带领团队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16年中,他为“种子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以致心脏肥大、血管脆弱,付出了生命健康的代价,可他仍像一粒顽强的种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其背后是情怀与梦想的支撑,是初心铿锵有力的搏动。

  种子的品格是奉献。植物界的种子,奉献给人类的是绿荫,是食粮,是果实。像种子那样扎根大地、默默奉献,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情怀和追求。从“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的焦裕禄,到“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黄大年;从梦想“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的袁隆平,到“多干一点,少拿一点”,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的卢永根,都是种子精神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敬业奉献精神,正如种子一样播撒进了无数人的心田。

  夏衍在散文名篇《野草》中,赞叹植物的种子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种子的力量来源于向往阳光的“向上”,更来源于扎根沃土的“向下”。没有土地作根基,没有雨露的滋润,再好的种子也难以发芽生根,更遑论长成参天大树。同样,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只要我们像种子那样,把根深扎于群众之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就能永葆生机与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顽强追求的内核;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却有默默无闻的奉献。面对生活,面对未来,选择做一粒种子,有种子甘于寂寞的耐心和集聚迸发的力量,即使卑微的生命,也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即使平凡的人,也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向贤彪)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