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星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曾把后汉年间的一个官人王烈捧了一下。因为,他极有耐心,以德服人,到底叫一个浪子回了头。不过那里的故事,只是讲了一茬儿。现在,我们将另一茬儿续上。
由于王烈教化的业绩骄人,方圆数十里的百姓特信他,不论遇到哪类是非曲直、“你争我夺”的事儿,都去找他要个说法。王烈有个特点,即一般不在“证据”上兜来兜去,看看“证据”能否说明纠纷者的主张,相反,倒是常常淡化裁断的“理性”成分,去细考其中的“感情”成分。他一会儿对一方晓之以理,一会儿对一方动之以情,反正,末了弄得“原告”和“被告”心里暖融融的,握手言和算数。后来,有不少人在去王府的路上干脆自我反省,或看到王烈的房子驻足不前。他们觉得,因为一点鸡毛蒜皮儿的小事去见王大人,真是有愧,而后就在路上拥抱和解了。
有人说,打王烈的故事起,调解就慢慢地“时髦”了,并在官府诉讼的旁边自立为一套“规矩”,长久不衰,以致我们百姓年年岁岁总是唠叨“和为贵算啦”,大有挤对诉讼判决之势。
洋人多为不信“调解”,以为这东西“黏黏糊糊”,拖泥带水,不如判决那样来得痛快利索。所以,我们极少听到洋人说:“双方各让一步得了。”倒是常常看到,他们将小锤儿一敲,念出大段大段的“谁赢谁输”(win or lose a lawsuit)的句子,端出一个“泾渭分明”。
自然,不管啥东西,只要能延续数百年,必有其存在的“理儿”,调解和判决也不例外。那调解,最大的功能恐怕在于能使人们在“殊死搏斗”之后立马握手言欢,灭“火”的效果显著。如果人们可以在冲突之后又很快忘掉冲突,这当然是难得的收获,社会也该是祥和温馨。调解还有另一功能:冲淡是非的无谓纠缠。有时,是非黑白就是不太分明,如果纠缠下去便会“永无宁日”,而硬判也是不行的。此时大家各让一步,是非纠缠也就没了。而且,人们还会反省自己是否只有半分道理,而对方兴许更有可说的,从而浮出“将心比心”。
判决的可爱之处倒在于一是一、二是二,清清楚楚。如果不是你的东西,调来调去调成了你得一半,对方就算对你有了笑脸,也终会是“笑里藏刀”。而且,这世界还少了“公平”俩字儿。判决的另一可爱之处在于:假如双方都没个好脾气,不会你谦我让,它就真是一把好用的“快刀”。判决还有一个不易觉察的功能:提示将来的秩序。假如借给他人钱没留收据,对方狡赖时判决对你说了“不”,虽说有些不公平,可日后你就会记住要收据了。人人都有收据,谁还会赖账?人人都认账,秩序能不井然?
当然,话说回来,我们没有因为调解而躲了纠纷,洋人也没有因为判决而躲了“不清不楚”。历史总是让人有点儿遗憾,从而让你再去想想调解和判决的彼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