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莫言在《检察日报》的十年:我一直都是报社的人
2018-08-21 15:58:00  来源:中国检魂网
 

  从1997年到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在《检察日报》当了整整十年的记者。这十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黄金十年,也是他将热情灌注到检察文学中的十年。正如莫言在《生死疲劳》中所写,“我猛然潜入水底,像一个伟大小说家那样,把所有的声音都扔到了上面和后面”。

  莫言的十年

  2007年,莫言在检察日报社简朴的办公室里汪国立/摄

  在检察日报的日子

  1997年10月,莫言加入检察日报社影视中心,随后,在影视中心制作的电视剧《反腐风云》的首发式上,莫言正式作为《检察日报》的工作人员和媒体见面。从那时起,莫言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报社工作经历,这段时期,也被莫言自己认为是一段人生积累与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

  第一部离开“高密东北乡”的长篇小说

  莫言进入《检察日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电视剧《红树林》剧本的创作,当时影视中心策划拍摄一部反映检察官生活的电视剧,并由莫言担任编剧。《检察日报》报道的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检察官汪洪礼因查办该县几个县领导之子为非作歹的案件而差点丢掉饭碗的案例,让莫言决定以此为蓝本写一部电视剧。

  1998年11月,莫言来到了广西、广东和海南等地采访并体验生活,看到广西的大片红树林以后,莫言决定把要创作的电视剧片名改为《红树林》。

  电影拍摄完成后,莫言又把剧本改编成长篇小说,改编的过程也非常艰难。在莫言至今的11部长篇小说中,他最不满意的大概就是《红树林》。在时任检察日报社社长的刘佑生看来,这部小说是莫言被“逼”着写出来的,另一方面,也因为莫言当时对检察生活不太熟悉。事实上,《红树林》是一部非常具有特色的作品。莫言第一次离开“高密东北乡”创作出具备都市元素的作品,其中也有莫言对以往作品的延续和批判。有人评价《红树林》的写法不同以往,由复杂而透明,由神奇而平淡,渐成大师风范。《红树林》也受到读者的追捧,自1999年2月底正式向全国发行,连续两个月每周销售1万册以上。

  莫言直言,检察日报社的十年,对他帮助很大。他说:“第一是有了记者身份,第二是报社的联系广阔,使我对中国的官场有了比较深的理解。”

  “我一直都是报社的人”

  在检察日报社的十年,莫言和报社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曾经回忆说:“尽管我的档案已经不在报社,但我的心还在报社。我现在还是最高检影视中心的名誉艺术总监,还是《方圆》杂志的名誉主编,更是《检察日报》的忠实读者。报社的大小事情我都关心,夜里做梦经常梦到与报社的同事一起出差,谈到《检察日报》,我总是习惯地说:我们报社。”

  莫言在回首记者生涯的十年岁月时说:“报社的那些年轻的面孔我都熟悉,但总是记不住他们的名字。见到这些年轻的朋友们,我就会忘记自己的年龄,就感到自己也变得朝气蓬勃。我的创作能够长期保持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是与报社洋溢着的青春气息分不开的。”

  2007年10月,莫言52岁,从检察日报社离开,调至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后出任该院文学院院长。到2012年10月,莫言蟾宫折桂,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创作的黄金十年

  来到《检察日报》的莫言,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整,重新拿起笔来,写了短篇小说《拇指铐》。莫言的每一次振作,总是从短篇小说的创作发起的,而到长篇小说即成巅峰。

  1999年,莫言创作热情高涨,一连写了《祖母的门牙》等十多个短篇,以及《野骡子》等中篇小说。

  在《检察日报》的十年时间,莫言每一部长篇小说都引起了文学界巨大的反响,也是他文学创作重要的转型期。

  莫言将自己的创作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期的代表作是《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等,其特色是大胆借鉴威廉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等外国作家的技巧;第二期的代表作是《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等,其特色是“进行了大量的技巧试验,也努力做着个性化的、不落他人窠臼的努力,但总是留有西方文学影响的蛛丝马迹”;第三期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其特色是“大踏步撤退,向民间文学学习,向中国传统小说学习”,最终具备了一些与西方文学分庭抗礼的能力。

  按照莫言的个人表述,其小说的深化和成熟过程就是向“传统小说”学习与回归的过程。莫言创作的第三个时期,恰恰是他在《检察日报》工作期间,也是文学创作阶段性提升的一个时期。

  在《检察日报》的日子,莫言对外交流异常频繁,他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位)。2001年,莫言的《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WorldLiteratureToday》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

  2001年,长篇小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Bataillin”外国文学奖;2003年,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2004年3月,莫言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12月,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

  在此期间,莫言作品被大量翻译到国外,莫言也多次赴国外进行文学交流。

  莫言与域外文学的交流,不能不提到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莫言也曾说过,他们之间的相似性,“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都来自于偏远的农村,你来自日本四国岛被森林包围的小山村,我则来自位于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这个虽然没有森林但曾经有过许多草地的闭塞村落。我们的故乡文化都比较落后,地理环境比较闭塞,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也比较贫困”。

  1994年,大江健三郎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演说上说:“正是这些形象系统,使我得以植根于我边缘的日本乃至边缘的土地,同时开拓出一条到达和表现普遍性的道路。不久后,这些系统还把我同韩国的金芝河、中国的莫言等结合到了一起。”可见大江健三郎视莫言为同道,并预言莫言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多次推荐莫言为诺贝尔奖候选人。

  莫言的检察情结

  时隔多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官朱晓华始终念念不忘在创作道路上从莫言那里得到的帮助。2009年,朱晓华在改编剧本《你是我的兄弟》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和困惑,向莫言请教。莫言听完他的介绍后说,“我觉得你应该尝试用一种新的角度来表现反贪工作,可以从营造办案检察官内心情感的喜怒哀乐与法律规范的矛盾冲突,来表现反贪检察官的人格、思想、境界”。在莫言的指点下,朱晓华顺利改完剧本,并获得通过。电影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后,被称为“现实检察题材影视剧的一个新起点”。

  《检察日报》创刊后,副刊几乎每年都举办检察文学笔会,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16届。举办检察文学笔会主要针对检察文学发展的薄弱状况,邀请名作家,组织全国各地检察系统搞文学创作的积极分子以及比较有成就的写作者来参加,目的是锻炼队伍,在检察系统形成一个作家群。另外,报社每年还要组织全国检察系统优秀通讯员培训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莫言在《检察日报》的十年里,报社在全国各地主办了十二届检察文学笔会,他出席了十届。每一次笔会,他都会作主题发言,次次都有新意。

  十年间,莫言还多次给检察日报的通讯员培训班上课。

  2002年5月23日,莫言给检察日报社第11期优秀通讯员培训班讲课,主题是“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们怎样看待写作”。翌年,在检察日报社第12期优秀通讯员培训班上,莫言又做了《超越故乡》的演讲。接着,莫言给第13届优秀通讯员培训班检察官授课时,又以点评的形式介绍了他在10月间赴杭州参加作家、评论家“西湖论剑”的感想。

  得益于莫言的号召力,文艺副刊有了大批高质量的稿源和固定供稿的作者,成为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报纸副刊。莫言本人也经常为副刊写稿,文艺副刊有一个名家专栏,莫言至少开过两次。在此期间,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的后记、小说的节选都在副刊上发过。

  《检察日报》的绿海副刊600期的时候,莫言特意为副刊写了两句话:春雨润厚土,绿海泛轻舟。

  对于检察文学,莫言也做了许多思考,提出了许多有关检察文学如何发展的意见。在莫言看来,检察文学既要体现行业的特殊性,但终归是要遵循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

  “电视剧主创人员不懂检察业务、不懂法律程序所导致的常识性错误,对一部分同样不懂检察业务、不懂法律程序的普通观众来说,并不是最致命的问题。因为老百姓看电视剧时,关注的并不是法律本身,老百姓关注的是人物和人物的命运。而如果主创人员对检察官根本不了解,那么即便他成为了一个法律专家,也不能保证他能够写出一部感人的电视剧。”

  莫言曾表示,检察文学创作需要对检察官的情感和心理有充分了解,这也要求作家深入生活,深入到检察官的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去,才能塑造出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检察官形象。这是检察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