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见证兴衰重建,他将芳华献给检察事业
2018-08-21 16:00:00  来源:中国检魂网
 2018年是

  改革开放

  40周年,也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青浦检察微信

  公众平台

  将开设专栏,回顾青浦检察40年来的那些人、那些事儿和那些回忆,激励检察干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继续奋斗。

  在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有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见证了青浦检察院从开始筹建到恢复重建,他经手的案件无数,很多成为了后来的经典案例。他被院里的老人们尊称为院史的“活化石”,他就是退休老检察官

  夏俊杰

  。

  (图:86岁的夏俊杰)

  拜访夏俊杰是在一个阴雨天,时年86岁的夏俊杰颤巍巍地在窗前坐下,笑呵呵的面对采访镜头。伴随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他开始回忆和讲述起那段萦绕检察荣光的峥嵘岁月。

  三个建院人,他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县检察院只有一个检察长和两名工作人员,什么都要做,什么都要会。批捕起诉、监所检察、文书后勤、信访接待、门岗保卫这些岗位我都做过。”老检察官夏俊杰缓缓打开记忆的闸门。

  1955年,中共青浦县委(时属江苏省青浦县)指派3名同志负责筹建

  青浦县人民检察院

  ,时年22岁的夏俊杰便是其中之一。同年10月,创建后的县检察院开始受理县公安局提请批准逮捕人犯的工作。

  夏俊杰回忆起刚刚加入县检察院的岁月,脸上泛着光。青浦县混堂浜路上一间小小的屋子,一个检察长和两名工作人员,就是最初的检察院。

  尽管工作条件艰苦,什么都要从头学起,但一提起当年办案时的情景,夏俊杰依然难掩兴奋。说到经手办理的第一起案件时,他顿时眉飞色舞。

  按照目前的说法,这是一起

  职务犯罪

  案件,却是当时县检察院办理的第一桩贪腐巨案。1954年至1957年间,时任重固乡粮库助理会计的甘某利用职务之便涉嫌贪污钱款共计1500余元,并企图用谎报失窃的方式将300元公款嫁祸他人。1500元在当时已属于“巨款”,这起案件影响恶劣,必须严肃处理。

  (图:甘某贪污案卷宗)

  接到案件后,夏俊杰既兴奋又忐忑,唯恐工作中发生纰漏,影响办案效果。他细致地核查了犯罪嫌疑人的贪污事实和证据线索,发黄的案卷中留下了他反复翻阅的痕迹。经过一个多月的审查起诉,夏俊杰将所有涉案证据了然心中,以充分的准备出庭支持公诉。

  (图:1957年夏俊杰出庭支持公诉)

  1957年8月16日,案子开庭了。当时的青浦县法院没有法庭,只在室外临时搭了几张桌子椅子。

  最终县法院判处被告人甘某有期徒刑三年,并退缴赃物赃款。

  1958年,夏俊杰因“反右”运动被调离了县检察院。尽管当时参加检察工作只有短短的三年,那段办案经历在夏俊杰的记忆中依然是浓墨重彩的“芳华”。

  恢复重建,他从头再来

  1966年5月,浩浩荡荡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中国社会进入十年浩劫时期。在这场动乱中,检察制度发展中断,机构被撤销,人员被遣散,业务实际上被取消。

  1978年,中共青浦县委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决定重建

  青浦县人民检察院

  ,恢复重建后的县检察院于1979年1月挂牌。

  (图:1978年县检察院恢复重建时合影)

  有过检察工作经历的夏俊杰又重新回到了县检察院,承担审查批捕工作。恢复重建后的县检察院只有6个人,在职能上设置了批捕股、起诉股、法纪检察股、经济检察股和办公室等5个部门,人员数量相对于整个院的工作量实在捉襟见肘。

  不仅如此,在当时百废待兴的背景下,最大的挑战要数法律专业知识的不足。夏俊杰笑言:“在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说都是法律的门外汉,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承担起这份重任!”他和同事们努力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办案水平和专业素养,以适应改革开放新时代对检察官提出的要求。

  重建后不久,县检察院批捕股受理了首起移送审查逮捕案件,青浦县沈巷乡王姓犯罪嫌疑人涉嫌盗窃8头猪,夏俊杰被指定为该案的承办检察官。

  在

  改革开放

  初期,办案条件十分艰苦。骑着一辆自行车,随身携带纸笔,夏俊杰顶着炎炎烈日前往案发地调查取证,将涉案人员的供述挨个记录下来,回去后再进行整理。

  他认真核实案情,详细查阅了当时的法律规定,发现该起盗窃案涉案金额未达到构罪标准(当时盗窃罪的起刑点为300元)。经向检察长汇报后,夏俊杰当机立断,对犯罪嫌疑人王某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并反馈给县公安局。

  看着我们携带的摄像机和录音笔,夏俊杰由衷感叹:“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干什么都方便!我们检察干警在办案时应该要好好利用,办好每一起案件。”

  机构改革,他迎接新挑战

  1981年,市检察院决定将“上海市第三劳动管教支队”(青东农场)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及监所检察业务划归青浦县检察院管辖,同年11月,县检察院设置监所暨青东农场检察股。年近50的夏俊杰面对机构改革和新的任命,坦然迎接挑战。

  (图:夏俊杰80年代工作照)

  1985年2月,市检察院发文向青东农场正式派出检察组,名为青浦县检察院青东农场检察组,夏俊杰被任命为负责人,这一任命一直延续到他退休。

  在青东农场,有很多老故事令夏俊杰记忆犹新。有一次监所召开劳教工作会,夏俊杰和同事们面对着五六千名劳改犯,开展了一场难忘的法制教育。

  期间,夏俊杰办理过一起疑难复杂的审查逮捕案件,这也是他在青东农场印象最深刻的案件。

  “当时县公安局把280余份材料拿过来,着实是一项令人头疼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加之案情复杂、专业知识不够的现实情况,夏俊杰将材料分类整理,没有遗漏任何一份材料里的价值信息。

  他不怕麻烦,一边分析梳理具体案情,一边查阅法律条文解释。在材料审查完成后,夏俊杰突然发现有部分证据缺失,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仅凭目前的事实证据还不能定罪。

  案情复杂,夏俊杰不敢怠慢,面对公安机关的不断催促和施压,在向检察长作详细汇报后,他认真罗列出了一长串的案件补充提纲,及时反馈给县公安局进行补充侦查。最终因证据不足,这起案件的几名嫌疑人没有被逮捕。

  “党和国家将检察事业交给我们,绝不能有一丝马虎和懈怠,一定要以证据事实为基础,将每一个案件办成铁案,否则就可能像文革时期那样,产生冤假错案。”夏俊杰目光坚定地说道。

  工作之余,夏俊杰还经常指导县检察院的新进同志分析案情,帮助完善补充侦查提纲,确保证据扎实。

  年华催人老,丹心一如初

  86岁的老人讲述了近两个小时,依然热情不减。老伴多次提醒他,不要太激动,慢慢讲。他返回卧室拿出了年轻时戴过的佩有国徽的帽子,细细摩挲。

  他眼角闪着泪光,声音已经几度哽咽:“头上顶着国徽,心里要装着党。现在的年轻同志,一定要忠诚于检察事业,忠于宪法和法律。办案子一定要办得瓷实,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才能不辜负人民对我们的信任。”

  夏俊杰的真情流露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虽然现在的检察制服里已经没有了制服帽,但那段跌宕起伏、昂扬奋斗的岁月理应被所有人铭记。

  离开时,夏俊杰拖着蹒跚的步子坚持要送送我们。匆匆拜别,夏俊杰和蔼的笑容留在了每个人的脑海中。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个平凡的检察官。平凡中见伟大,无名英雄是时代的功勋。党的领路人

  习近平

  曾说,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1992年,

  夏俊杰

  退休。自1955年开始,从检察机关开始筹建到恢复重建,他用自己的青春见证了中国检察史的风风雨雨。他以坚韧、坚守、坚持的工作作风,展现了真正的英雄本色。他用忠诚和真心,将平凡的一生献给了检察事业,献给了人民群众。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