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数字政府与公众参与
2019-11-27 17:58:00  来源:检察日报

  数字政府究竟是什么,许多人或许并不清楚,而实际上已经参与其中。

  最明显的体验,是以往需要在政府部门往返跑的事情,现在可以上网登录政府政务云平台或通过手机上的小程序办理了。在一些城市的政务云平台上,可以办理的政务服务包括公积金、社保、税务、户政、教育、就业、就医等几十项,非常便捷高效。以实体政府虚拟化,公共服务无址化为特点的电子政务,正是目前各地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

  电子政务只是数字政府的初级阶段,数字政府正在向高层级发展。数字政府建设在我国被赋予的重任,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其高级阶段,是通过数据挖掘和智能化应用,在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社会各方面治理中发挥作用。初级阶段的数字政府中,公众只是单纯享受政务信息化服务,被动参与其中。判断数字政府是否走向了高级阶段,公众参与度应该是一个重要指标。

  公众参与产生的数据,是政府智慧化决策的重要基础。政府数据目前主要来源于政府职能部门在日常业务中获取的个人和企业等静态信息。关于公众的行为和偏好等动态信息,则更多为企业所掌握。治理能力现代化题中之义之一,是决策的智慧化和精准度,目前政府以静态为主的数据结构尚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促进公众主动参与,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更丰富的动态数据资源,如公众对现有管理问题的反馈,有关某项制度的评价和意见等,这些数据信息,对于科学决策更有意义。有一项针对城市治理的民间研究,通过采集公众微博中对城市BRT(快速公交系统)的感受,画出人们对该项目的情感曲线,从而判断出该项目是否明显改善了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这种通过舆情分析评估某个公共项目的方式,如果由政府调动公众参与的方式来进行,其风险性会降低,其效用性将通过政府决策的方式得以实现。

  公众能够广泛获取使用政府数据,才能充分发挥政府数据的价值。数据如同货币,只有流动起来才有价值。当数据沉睡在档案室中,或仅仅储存在政府数据云端,其价值无从发挥。政府拥有全社会最多的数据资源,有研究认为占比超过80%,在大数据时代,这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政府数据本就来自于公众,属于公共资源,除涉密数据外,均应公开;只有最大限度地数据开放,让公众享有公共数据的使用权,才能发挥政府数据的最大效用。各地正在创建中的数字政府平台上,所公开的政府数据比例尚待提高,政府数据的价值还有待开发。

  从政府数据的挖掘应用看,民间智慧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公众参与将产生积极效果。在美国政府Data.Gov平台上,截止到2011年底,已汇集了1140个应用程序和软件工具,85个手机应用插件。其中,有近300个是由民间程序员和社会组织自发开发的,如航班延误分析系统、商品召回手机查询系统等。调动公众参与,大众创新,既改善了管理,促进了社会福利,也节约了政府成本。技术和资金,是所有国家数字政府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公众参与,在技术和资金两方面均可提供助力。

  近年来,我国各地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迅猛,地方性大数据立法也在紧锣密鼓地相继进行,政府数据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已达成共识,而公众参与制度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内容。

  编辑:吴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