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各地复工复产如火如荼。触景生情,忽然想到:于为官从政者而言,若把“勤劳致富”中的“富”易作“廉”,无乃不可乎?
政治问题,本质上说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中华民族素有多难兴邦、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我们的国家一要勤,二要俭;不要懒,不要奢华。”勤劳作为布衣之品、君子之行,不仅直接促成人类进化,而且生发“羞恶”“是非”之本根。
“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党章之所以强调这一点,绝非空穴来风。勤劳致“廉”,折射的是“德”与“得”的辩证法,反衬的是沽名钓誉、名闻仕林的浮躁气。现实中,有的干部疏于“干事”工于“秀事”,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不仅将公务员法要求的“忠于职守”“勤勉尽责”理解为花拳绣腿,甚至对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的人争宠而心害其能。这种干部不是来为人民服务的,而是来赶场、“吹竽”的。
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时刻秉持战“疫”时的拼搏、奉献精气神,哪里会有时间和精力去琢磨贪赃枉法、阿谀逢迎这些歪门邪道?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像“改革先锋”张飚那样,把公正看得重于生命,我们的现实生活又岂能不一天更比一天强?实践表明,当一个干部由“志士”变为“智囊”之时,通常正是“贫血”“软骨”等疾病来时,接下去很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所以,正风肃纪要把“干事”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