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海之滨、泰山脚下,有一座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山东大学。它的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清廷批复的《山东省城试行大学堂暂行章程》中的这段话,渲染了它最基础的底色。
如今,山东大学总占地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独特办学格局。建校120年来,它始终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山东大学历史上,法科是一门显要学科。它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山东法政学堂、山东法律学堂两所法律学校的设立。1913年,两校合并为山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6年,奉系军阀张宗昌将包括该校在内的六个公立学校合并,重新申办“省立山东大学”,开设法律系,山东大学的法科教育正式开启。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省立山东大学停办。嗣后,山东大学虽然复办,但法学教育陷入停顿状态。直至1983年,山东大学法律系重新恢复办学,著名法学家乔伟为系主任。1994年转制为法学院,著名法学家徐显明为院长。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律系始建于1995年,2004年发展为法学院。面对新时代对法治人才的新需求,威海法学院坚持学科涵养、学术支撑和特色教育的办学方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致力培养复合型人才。2018年在全国首创计算法学实验班、党内法规与监察法学特色班。2019年创设新闻与法律特色班、法律与行政管理特色班、司法社会工作实验班,以及法律与英语双学位教育班。在此基础上,又于2020年开拓性地招收了交叉法学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从而形成了本硕博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优秀的学科建设离不开强大的师资支撑。法学院与数学院、政治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多个学院互相交流师资,为交叉学科的开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有幸于2020年就读威海法学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导师肖金明教授。肖老师是学院交叉学科建设的深度参与者,亦是党内法规学科的带头人。我入学之际正值他从教30周年,当时处于疫情期间,学生们为他组织了一次线上座谈会。会上,他深情回忆其学术生涯:“作为学者,我的研究原则是紧贴国家法治发展需要,为实现中国之治贡献学术力量。”
他不仅自己这么做,还吸引和带动了身边的一批人,使威海法学院的党内法规学科建设卓有成效。威海校区内有一座山,名为玛珈山。校区旁是一片没有命名的海湾,肖老师在对外介绍学院时称其为未名湾。他以期用玛珈山下、未名湾畔,与在法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对标,使威海法学院成为国内一流法学院。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党内法规学没有现成的成熟理论,因此,其教学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尤其是对于研究生而言,更多的是引领。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和研究成果,不断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碰撞。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学的论文观点与肖老师有相当大的分歧,但肖老师并没有强行要求其修改,反而尽力指导,使论文得以发表,并多次在组会上要求我们像这位同学学习。
乘风好去,晴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如今我已带着师友的祝福,跨出威海法学院的大门,奔赴崭新的检察岗位。威海法学院的山魂海韵和兼容并蓄,将成为我的力量源泉,不断激励我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