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2024年是甲辰龙年。生肖动物十二种,辰龙是一个特例。辰龙不同于子鼠、丑牛等属相的是,它不是实有的动物,而是文化造就的灵物。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虚拟动物。但在古代,以生肖遴选者的眼光看,龙并不是虚幻的存在。龙之所以能够与其他十一种生肖为伍,是因为古人相信世上真的有龙。
在远古时代,龙极有可能曾被当作氏族部落的图腾。在中国神话里,始祖神女娲与伏羲均为人首蛇身形象。民间画龙,犹如各种动物形象的集锦,“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闻一多认为,龙为图腾,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原始社会,部落林立,各有图腾,内中以蛇图腾最为强大。随着部落的兼并,各种图腾合并与融合,以蛇为基调,吸收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等等,最终形成了龙。
古代的人们还把鱼作为龙的后备军,于是就有了“鲤鱼跳龙门”一说。大禹凿山开龙门,鲤鱼跳龙门。跳龙门的时节在暮春三月,来自大海及河川的黄色鲤鱼,为追求化龙的理想,溯黄河而上,争赴龙门。龙门一跃,化龙的鲤鱼在通过龙界之门的同时,要经历天火烧尾的脱胎换骨。地位变,身份变,全在这一跳。黄河龙门,被想象为衡量这一质变的标杆。这与通过科考之门,步入仕宦殿堂的晋身门径,颇为吻合。
我国古代民间的龙崇拜最重要的内容在于龙治水的传说。晋代葛洪《抱朴子·登涉》有一段关于十二生肖的话:“辰日称雨师者,龙也;称河伯者,鱼也;称无肠公子者,蟹也。”以地支辰对应龙、鱼、蟹,三者均为水族。河伯为水神,雨师是司雨的水神。“辰日称雨师者,龙也”,不仅表明辰与龙的属相关系,而且将辰龙的民俗文化底蕴和盘托出——行云布雨,辰龙神物。
龙乃至尊之象,所以古代帝王服饰为龙袍,清代一般绣九龙,但从正面或背面看都是五条龙,合“九五之尊”的帝王称号。袍的下端排列着许多“水脚”,水上绣水浪,俗称“海水江涯”,包含着一统江山及延绵不断等寓意。
在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风调雨顺,是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有共同语言的重要话题之一。为此,人与天对话,与龙对话,传为风俗。祭龙祈雨的古老风俗,源于雩,殷墟卜辞已有记载。雩祀祈雨,祭天即是祭龙,两者原本是一回事。《左传·桓公五年》说“龙见而雩”,杜预注:“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也。”东方青龙屋宿黄昏由东方地平线升起,万物繁茂的季节到了,这时要祭天、祭龙星,为田野祈雨。
祭龙求雨,古人还要堆土龙。相传,土龙塑的是应龙。《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晋代郭璞注解,认为土龙求雨风俗源于这段神话。应龙本是天上兴云布雨的神。蚩尤制作兵器去攻打黄帝,黄帝请天上的应龙来参战。应龙的本领是以水克敌,它积蓄大量的水,对付蚩尤。应龙帮助黄帝杀蚩尤,战夸父,用尽了自己的神力,再也上不得天。天上没了司雨的应龙,雨水就少,使得下界常闹旱灾。“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郭璞说,这就是土龙致雨风俗的来历。
祈雨请龙,赶上大气环流、天气形势无水可降,人们请龙再虔诚,祭龙再恭敬,天空照样没云。倘若请龙多日,天仍晴着,就晒龙。把“龙”抬到太阳下暴晒,表示惩罚。抬着龙在烈日下游行,让它体恤民情,尝一尝干旱的滋味。但晒龙也不是一味地暴晒,要适时地向龙身上泼一点水,大概表示恩威并用、情感沟通吧。经此折腾,到某一天恰巧天就阴了,雨就降了,人们会说这一招灵验。
中国的民俗节日中,有不少是与龙有关的。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有南宋龙灯的记述:“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诗句,说的是由人舞动的龙灯。明清两代,舞龙灯之风更盛。舞龙灯并非灯节才有,春节、中秋以至各种庙会均有此项活动。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龙是吉祥瑞兽,人们用灯模拟龙的形象,无非是取其吉祥除祟的含义。
农历二月二为汉族的“龙抬头节”。此时正值惊蛰、春分时节,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在这一天抬头活动,以后的雨水也就多起来了。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由于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龙”引入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祭龙节”。壮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二月间,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祀用的鸡、猪等祭品,以保人畜平安。瑶族祭龙节在农历三月三,活动包括祭谷魂、祭谷娘、祭盘古、祭玉皇、祭神农等。广西侗族流行耍龙灯,用竹片制成一条三四十厘米长的龙,摆一张八仙桌,两人围绕桌子舞动,跳跃嬉戏,配以有节奏的乐器演奏,有声有色,十分有趣。
龙腾盛世,天降吉祥。相比其他生肖年份,龙年或许真的更能带来风云际会的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