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检察院,我还是很有感慨的,刚到任那个时候,真的就是一个“愁”字了得,而现在却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感觉。
我是1997 年7月调入江都检察院的,在这之前,一直在党委、政府部门工作,对检察院的了解可以说知之甚少。到任后才知道,这个一向令人肃然起敬的单位,居然蜗居在一栋破旧的小楼里,位处公安大院一角,面积不足三百平方米,有近一半的科室,还租借在一家村办小旅馆的顶楼。
在老办公场所前举办法律宣传活动
这样的条件让我始料未及,第一次走访科室,理所当然,我首先去了这个地方。盛夏时节,小楼上没有空调,黏腻闷热,酷似蒸笼,干警们的汗水不仅湿透了衣背,也湿透了笔录与卷宗。有几个男同志半真不假地跟我说,不是因为有女同胞在一起,他们就赤膊上阵了。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怎么办呢?那个时候我能做到的,就是让办公室给他们送一点冷饮。后来才知道,这种办公条件,不要说在扬州,就是在全省也算倒数。
更没有想到的是,次年年初,我刚任检察长没有几天,居然因为长期拖欠电费、电话费,整个办公室遇到了停电、断邮的尴尬。
主持一个基层院工作,不懂业务,固然难度不小,但于我而言,最大的难处还是办公条件太落后。在广泛调研以后,我深切地感到,这个状况再不改善,将很难提升干警士气。经过与党组一班人反复商量,我决定筹建办公楼。当时,院里有人心存疑虑,但我却吃了秤砣铁了心,既然走到这一步,就不能有负众望,困难再大,哪怕滚钉板,也要顶着上。于是,我带领专门的小班子,数次找领导、跑部门,寻求理解和支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我们的努力下,区里终于同意立项,并计划分五年,给我们拨款五百万。其实这笔钱缺口很大,先期征地就不止一百万,但我坚信,资金问题终究能解决,只要开了头,就不怕收不了尾。
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却是一波三折:先是在清理楼堂馆所的要求下,我们的项目赫然被排在清理之首,之前的努力几乎全部归零,必须从头再来。谁知在立项后开工放线前一天,工程又被叫停,理由是,我们征用的土地,区里另有它用。只得迅速易地选址,可是开工不到一个月,又险遭变故,区里想调整方案,通知我们等等再说。那时候,我心急如焚,担心夜长梦多,不敢再等了,在得到分管领导默许后,硬是横着一条心,坚持没有停工。
最终,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2003年10月,大楼终于落成。八千多平方米,高八层,端庄大气,简而不凡。乔迁之日,许多干警深情地说,“我们终于有个家了!”那一刻,望着巍然耸立的大楼和熠熠生辉的国徽,我眼眶里也含满了泪水。
办公用房改善了,原来的困难户一下子跃居全省前列,干警们的精神状态不一样了,各项工作有了新的长进,特别是规范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创新中规范,在规范中提升,几乎成了各部门的自觉行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群众和上级的好评,那一年,不但再一次被区里评为人民满意的单位,还被省委、省政府荣记一等功。
2004年在新落成的办公大楼前留影(左二为丁志方)
2013年8月份,我退休了。干了两届检察长,又留任五年党组书记,十多年的打磨与历练,让我对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想不到这人生的最后一站,竟成了我迟到的最爱。现在,只要路过检察院,我都要深情地往里多看一眼,遇到熟悉的干警,也都想关心一下检察工作情况。
让我欣喜是,这几年江都检察院,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主楼后面,又新建了一栋检察技术综合楼,三千多平方米,集办案与后勤服务于一体。二十四小时供应热水,早餐、午饭,干警可以免费享用,无疑,家的味道更浓了。这栋楼最大的特点,是智能化程度高,远程提讯、接访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全院安全监控系统,据说,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流的。
队伍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观,现在走进检察院,绝大多数都是新面孔。在职的时候,我曾跟政治处的同志一起做过预测,那时候就估计,十年以后,队伍的主体将会彻底更新,现在,这个目标完全实现了。新进的五六十名大学生,包括十多名研究生,除了被上级机关选调的,基本都成了院里的中坚力量,有的当上了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还有的成了响当当的全省“十佳公诉人”。
说了这么多,全是法律监督之外的话,或许还过时了,借检察机关重建四十周年的东风,凑个热闹,也算一吐为快吧。(作者系扬州市江都区检察院原检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