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后的创新发展之年。一年多来,公益诉讼在全国人大代表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今年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两位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天门市委书记、市长庄光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郁华,请他们为公益诉讼“画像”。
“存在感”更强了
2018年,公益诉讼不仅实现了全国检察机关办案“全覆盖”,而且办案数量持续快速增长。
“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提及公益诉讼,庄光明和李郁华不约而同地首先谈到了“存在感”。
存在感从何而来?答案是一组组数据和一个个案例。
在湖北,2018年,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4480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4244件,提起诉讼209件,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件居全国前列。
在宁夏,2018年,检察机关通过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取缔1803家无证餐饮服务商家;督促行政机关收缴国有土地出让金1.07亿元……
而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字显示:2018年1月至11月,全国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89523件,其中诉前程序76932件,提起诉讼2560件。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监督、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行政机关有权必有责,检察机关督促其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履职尽责,对其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提起公益诉讼是法律监督应有之义。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做依法行政护航人,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庄光明说。
李郁华也表示,过去一年,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其背后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向往和追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有力体现了检察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
“认同感”更强了
谈及2018年的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有一个数据不得不提,这就是行政机关诉前整改率达94.4%(2018年1月至11月)。
公益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反复强调,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理念,与其他部门形成良性、互动、积极的工作关系。
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在做客央视时也表示,对于公益诉讼的成果,“绝对不是仅检察机关一家做了那么多事情。还有行政机关觉悟的提高、法院司法判决强制力的保障。在党的领导下,整个国家公权力机构形成一个整体,发挥合力共同治理社会。”
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推动公益保护协作向纵深发展。接受采访的全国人大代表们都认为,包括行政机关在内的各方,对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了。
“认同感”体现在一份份支持检察公益诉讼的文件中,也反映在一件件在诉前程序积极整改的案件中。
比如,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同时该省还有33个市县党委、政府专门出台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文件。
比如,宁夏检察机关2018年向行政机关发出治理整改、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等诉前检察建议812件,行政机关已治理或整改647件。中宁县检察院办理的“中宁县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公益诉讼案”被最高检评为2018年全国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职能的实质是通过法律监督帮助行政机关纠正问题、解决矛盾、补齐短板,促进依法行政、维护公平正义、维护公共利益;也是检察机关彰显政治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目标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只是法律上、工作中分工不同、职能不同,没有你赢我输、你高我低,最终的效果必然是双赢多赢共赢。”庄光明说。
庄光明还表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公益诉讼的开展,实实在在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对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领域的集中整治、重拳出击是人心所向。行政机关及时接受检察建议并整改,不仅能节约司法资源,而且提高检察监督实效,毫无疑问这是最佳的解决问题方式。但是仍然有近6%的公益诉讼案件走进诉讼程序,对于发出检察建议后仍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钉子户”,也必然要让其付出代价。
李郁华则表示,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不仅保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促进了政府部门依法履职。
“期待感”更强了
目前,法律确定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范围是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烈名誉荣誉保护等领域。面对法定领域外的公益受损问题,检察机关如何应对?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透露,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确定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都有一个“等”字。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根据立法精神和有关中央文件精神要求,积极稳妥地进行“等”外的尝试。
对此,李郁华表示十分期待,希望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公益诉讼新尝试,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福祉。
公益诉讼涉及领域多,一些领域对于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检察机关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有自己的打算。胡卫列介绍,检察机关将从三方面加强公益诉讼专业人才培养:一是成立公益诉讼检察机构;二是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三是借助“外脑”解决专业难题。
李郁华表示,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做,建议检察机关加强公益诉讼专业人才培养,以过硬本领迎接公益诉讼工作新挑战,不断彰显公益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