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主人公曾是一名治安警员,他认为由于有黑幕的交易,使得杀害他的妻子和女儿的其中一名谋杀者将被释放,所以他准备策划一次复仇,惩治那些谋杀者和幕后审判交易人;而负责这起案件的地方法院检察官也卷入这次复仇阴谋的漩涡之中,他察觉秘密复仇的计划后,试图捍卫法律体制。
刘哲:“电影《守法公民》是一部极其沉重的电影,影片通过逐步展现守法的公民不守法,代表正义的司法不正义,来达到对法律制度的讽刺,对司法体系的公然抨击的效果。”
影片讲述一个原本是守法公民的刑事案件的被害者,在被代表正义的法律体系遗弃后,从悲伤失落,到绝望愤怒,从据理力争到卧薪尝胆,最后以一己之力疯狂血腥的对抗整个司法系统的故事。在品读这个故事时,很多观众都会迷失在正义话题中,到底谁才是正义的维护者?什么样的正义才是正义?事实正义和法律正义区别在哪里?当法律的正义被暂时掩盖时,我们是否应当通过私力救济泄愤,实现自我追寻的正义?对于否认正义的人,正义是否真的应该是残酷的?影片故事的结局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吗?种种困惑如洪水般袭来,冲击着我们的头脑。
影片中,主人公克莱德被突然闯入家中抢劫的两名歹徒——阿米和达比捆绑后,亲眼目睹了达比残忍杀害妻子和女儿的全过程,这位原本全心全意相信法律会还自己和家人以公正的守法工程师,等来的却是检察官尼克不经协商私自与主犯达比达成诉辩交易。为了保持96%的高定罪率,即便成功的几率很大,只要不是百分百,尼克都不愿意冒一丝败诉的风险,因为他深知司法系统并不完美。
曾经,尼克年轻的时候,很想改变这个不完美的司法系统,想去抗争,想不惜代价,做到最好,但是这里让一步,那里让一步,最后就陷入其中了。然后意识到,他想改变的司法系统,已经改变了他。尼克的抗争不够坚决,所以最终,他默默的接受并习惯着这种不完美,以最多判处五年有期徒刑的三级谋杀罪换取主犯达比对从犯阿米的指控。
我们必须承认,“司法制度并不是在完美的条件下运行,也不是由完美的人来实施。人类是不完美的,那些在司法体系内的人员并不比在别的专业领域内的人员更加完美或者更加不完美。”影片中,那个想要为了限制克莱德,让法官随便弄出点法律条款,为了含混的更重要的目的,侵犯克莱德的天赋人权的尼克;那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幻觉中死去的女法官;那个教导尼克“一旦你做出了决定,就得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然后忘记它”的乔纳斯,其实都是不完美的人。
因此,对人类来说,识别司法程序中因人类的不完美导致的错误以及改善司法程序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便充满极大的挑战。”(《冤案何以发生》)
可惜的是,尼克没有意识到这点,更没有坚定的接受挑战,以至于诉辩交易完成后,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他还能泰然自若的宣称:地方检察官已经尽一切所能,确保正义得到伸张。而克莱德却在长达十年的人生中,潜心研究法律规范,细细搜寻法律漏洞,用不完美的法律体系及司法系统建造了抵挡法律制裁的堡垒。
在阿米和达比实施的抢劫、杀人案的起诉过程中,法官驳回了DNA鉴定和已经提取的被告人衬衫上的血迹鉴定,尸检证据也不是确凿证据。克莱德原本相信作为目击证人,同时也是侥幸逃脱的被害人,自己不仅看清了罪犯的长相,也看清了罪犯的所作所为,即使其他证据不能使用,自己的证词也一定能够让陪审团看清案件的真实面貌。
可尼克的回答让克莱德沮丧、绝望:“你当时神志不清,你的指证没有用,即使去指证,法庭也不会相信” 。尼克这样说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己获取高定罪率的目的。他那种一直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工作,陷在高定罪率的泥潭里,执迷不悟的做法,显然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但他的总结并没有错,在法庭上,“你知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提供什么样的证据”。除了证据本身的瑕疵外,侦查阶段的草率、不专业导致的证据搜集、分析和判断的严重失误,都会使走上法庭的证据面目全非,失去证明力,最终,无法完成正义的使命。
克莱德正是通过潜心研究法律,看透了法庭证据的这点“缺陷”,才一步步的精心策划了自己的复仇计划。阿米本应依法被执行死刑,毫无痛苦的平静舒缓的死去,但克莱德对注射器做了手脚,使阿米残忍痛苦的死去。注射器后面的“斗不过命运”的话,让尼克联想到了达比,谁都没有想到克莱德的复仇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逐步展开。达比、尼克等等一系列曾经在十年前的杀人案件中出出现过的人的性命,都被克莱德牢牢抓到了手里。达比的身体被分成25块后,检方意识到阿米和达比都是克莱德为了复仇而杀死的,但却没有证据,克莱德用十年前尼克的话回复他:你知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提供什么样的证据。也正是因为证据的缺失,尼克才会为了换取克莱德的认罪口控,一次次被迫接受克莱德提出的诉辩交易,无奈的被克莱德牵着鼻子走。
亲眼目睹妻女被杀后,悲痛无助的克莱德想要为妻子和女儿讨回公道;想要让每个守护正义的人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想要让正义战胜邪恶,令正义者成功,邪恶者受苦。但是达比却因诉辩交易被判处轻罪,克莱德对整个司法体系彻底失信,决定诉诸于私力救济。于是,克莱德变成了一个想杀谁,谁就必死无疑的高手级杀人狂魔。他让阿米在痛苦中死去;他把达比用河豚毒素麻痹了神经之后对其进行了近乎变态的折磨,并将其身体一点点分割开来;他把达比的辩护律师埋入土中,窒息而亡;他让女法官对正义的视而不见和乔纳斯对不公正的忘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让尼克眼睁睁的看着同事在自己的计划中一个个死去,慢慢体味失去爱人的痛苦。最终克莱德让尼克明白了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做诉辩交易,实现了自己内心的正义,却含笑被自己设计的定时炸弹毁灭,看似悲哉壮哉,实际上缺失混淆了法律正义与事实正义的关系。
诚然,让恶贯满盈的达比逍遥法外,绝非正义的体现。可为了实现一个人的正义,克莱德十年来迷失了生活的方向,将所有的精力消耗在复仇上,令自己内心的愤懑越积越厚,无法释然,也让数名无辜的人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种通过个人内心宣判达成的正义就真的是正义吗?
事实正义是否等同于法律正义呢?不,事实正义是法律正义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法律正义却永远无法同事实正义划等号。法律通过严格的程序,借助法官的良知和道德以及法官对法律的理解,恢复事实的本来面目,并给与公正的裁判。但法律事件的不可逆性,案件程序复杂性,时事变迁,法官个体差别,导致法律正义只会无限接近事实正义,却总不能最后实现事实的正义。
像这部电影一样,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了开头,却不一定能够预测结尾,路走错了,即使再有勇气和力量,最终也会一无所得。坚持我们该坚持的,放弃那些该放弃的,不迷信法律,也不蔑视法律。在法律的场中,用证据说话,实现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