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回甘泉路
2018-07-05 09:06:00  来源:扬州安民微信公号  作者:安民

    甘泉路两侧的法国梧桐树,或许是市区行道树中长得最粗硕的了。繁盛的枝叶将道路的上空遮得密密实实,在两侧路灯的照射下,鲜绿欲滴;遒劲的树根顶起路边的人行道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已成了这条老街历史最直观的见证。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单位就在甘泉路194 号——甘泉县衙的旧址。还是那两扇赭红色的大门,和那厚重的木门槛,只是油漆已经斑驳;门内两侧的耳房也已历经了岁月的风雨,夜色中辨得不是很真切,样子仍然还是原来的样子。或许是在这里工作生活多年的缘故,走过了又折回来看看,看的心里酸酸的,这样的历史遗存,如果再不加以保护,等到后来坍塌了再做个假古董,那就太没有意义了。街对面的211 号原来是扬州日报社所在地——匏庐,那时晚上加班以后,常径自走过去,拉上两个已做完当天案头工作的好友,走进路边的小吃店,点上几样兰花干、花生米、盐水毛豆之类的下酒菜小酌,颇有几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情趣。前些日子与老友们相聚,大家还说到这一段,只是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真的是“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报社早已迁址,借着巷内灯光走进去,却是院门紧锁,只是门楣上“匏庐”二字依旧。记得当时很佩服古人的造园之巧,虽由窄巷引入,却小中见大,别有洞天,整个园子分左右两个精致的院落,由于形似瓢葫芦,故而称为“匏庐”,据说前几年做了修缮,不知现在白天是否对外开放了。

  清代的甘泉街,东起大儒坊,西至太平桥,也就是现在的国庆路和汶河路两个交叉路口,与眼下的甘泉路基本相仿,是旧城的一条主要街道。从明到清,街道的巷内有很多的名人宅第。出了巷子往东走,粉粧巷内的絜园,魏源曾在此写就《海国图志》,“以君衣上月,照我花前饮”,是他在园中留下的佳句。走进仁丰里,这里有被称为“前李府”的明辽东巡抚李植的故居,“后李府”的明都御史李木丹的故居。清两广总督晏端书的宅第也在这条巷子里,“破四旧”的年代,家中的族谱和一些老物件都被毁了,从残存的文字和保存下来的老家具背面的“衮绣堂”字迹来看,我的祖上就是生活在这里的,至于到了高祖的时候怎么去了瓜洲,就不得而知了。曾经托市图书馆工作过的老人帮着一起找寻过,找了好一阵,也没有能够有个具体的说法。父亲回忆他在新华中学读书时,低年级中有一女生名字的排行与我们这一辈是一样的,家就住在仁丰里一带,我也曾去查过户籍档案,但五十年代前后的都没有了留存,后来亦不知迁往何处了。常府巷内是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的住所,不过这些宅子多已成为民居,经过历年的修缮和改建,不少已经面目全非,晚上走过来就更难辨清原来的面貌了。走过这片积淀了历史沧桑的古街巷,让人感悟的是人世间的冷暖悲欢。

  这条街还凝结了古城的历史、经济、文化和风俗民情,旧时人们还把它称为“多子街”,原因是清代街两边多为缎庄绸行,成为南来北往商贾云集的绸缎批发市场,俗称“缎子街”,民间取谐音称“多子街”,又因其契合了人们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扬州人娶亲的花轿总要绕经此街,成了延续久远的婚俗。现在的街边夜市,大多数还是卖衣服的,价格适中,绚丽时尚;逛街的大部分是一些年轻的女孩,也都光彩照人。小东门一带,历来就是店肆云集,车水马龙,据《扬州画舫录》记述:“小东门街多食肆”,现在仍是如此,夜空中弥漫着各类小吃的香味。过去这里有家电影院,放映前后这里根本走不通,现在不放电影了,但人们骑车走到这里,不少人还要下车推行,这或许就是千年传承的扬州市井之夜。

  仁丰里还有家双桂泉浴室,在194号工作的时候,隔三差五的要来这里洗澡。晚上信步走过去,“涤旧垢以澡身,濯清泉而浴德”的楹联直入眼帘。来此沐浴的,多是一些老扬州,多是周边的老街坊,看来甚感亲切。扬州的传统沐浴根基深厚,特色鲜明,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成为扬州的一张城市名片,如果不是时间已迟,真想再进去体味一番。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