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雪打灯,情暖心
2018-08-15 11:49:00  来源:检察宣传网
 

  江苏睢宁:雪中猜灯谜

  河北邯郸肥乡:开心的小姐妹

  上海青浦:暖心汤圆

  河南许昌县:DIY剪纸创意多

  瑞雪灯谜

  农谚曰:正月十五雪打灯。果然,临近元宵节,瑞雪就带着希望与祝福应约而至。在江苏省睢宁县检察院院内的清廉广场上,数百盏灯笼像一道红边镶嵌在飞雪中,悬挂着的谜语纸条随风舞动,吸引了众多干警冒雪观赏、驻足竞猜。

  该院未检科干警王莎刚取下谜面,旁边眼尖的同事一下子就道出了谜底,“身穿雪白外衣,心里香甜如蜜(打一点心)。这不就是汤圆嘛!”“谜面写得真贴切,这还没吃汤圆,我都感觉到香甜如蜜了。”王莎笑盈盈地回答道。“此次活动共悬挂灯谜200条,内容涉及历史典故、文学艺术、生活常识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生动别致、充满了地方特色。”该院政治处主任傅庶介绍说。

  只见干警们三两成群,或仔细阅读谜面,或相互交流讨论,猜中者兴高采烈,猜不出的请他人支招。大家纷纷表示,猜灯谜活动既烧脑又有趣,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增长知识。

  一个多小时后,28盏灯笼还“待字闺中”,一些“低头族”用手机上网搜索也白费功夫。关键时刻,还得请老将出马。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研究室主任王威,一面取下灯笼,一面给大家讲解猜谜要领。“猜灯谜要讲究技巧,不仅要运用会意、别解、增损离合等方法,还要关注时下热点。比如‘各自引领,独辟蹊径’就是一带、一路……”在他的点拨下,剩下的灯谜很快就被成功破解。

  于是,众人就向傅庶询问有无奖品,谁知他却卖起了关子。恰巧,不远处的食堂师傅在喊“赶快来包汤圆啦!”傅庶狡黠一笑,“劳动就是最好的奖赏。”大家回过神来——难道我们猜了一次“假”灯谜?干警们一路笑着闹着,来到了温暖的食堂。不由分说系上围裙、挽起袖口,瞬间变身“厨神”“厨娘”,还像模像样地揉起米粉,捏团、装馅、搓圆,不一会儿粉白滚圆的汤圆便铺满桌面。

  “节日味儿浓浓的,真有一家人的感觉。”“那当然,我们是名副其实的‘五精’检察院。”“对啊对啊,精准服务、精细管理、精品案件、精英队伍、精美家园,咱们一个都不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好不乐呵。

  汤圆出锅,干警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亲手制作的汤圆,一边谈天说地,气氛和美温馨。窗外,雪花依旧飘飘洒洒,好像也沉浸在这欢乐的节日气氛里。

  (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检察院 胡娜娜 魏文文)

  一个承诺

  正月里的华北平原,大年刚过,元宵临近,家家户户挂红灯,包饺子,搓元宵,到处一片热闹喜庆的景象。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毛演堡乡周庄村的一户家庭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小院里不时传来来阵阵欢声笑语。

  “欣欣,冉冉,看阿姨给你们带什么来啦!”原来,这几位客人是肥乡区检察院的女检察官,她们带着检察长王磊的嘱托来看望一对小姐妹欣欣和冉冉,送来了两个孩子的照片,还有元宵、蛋糕、毛绒玩具,帮王磊完成他年前对两个孩子的承诺。看到几位检察官阿姨递来的照片,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的小姐妹俩几乎同时用那常人不易听懂的稚嫩声音喊着:“相片儿,相片儿……”明亮的眼神简直让人心疼。动作没有妹妹敏捷的姐姐,几次努力抢夺,都被妹妹“迅速”闪开了。看在眼里,女检察官们乐了,赶忙劝和着:“两个人都有,来来来,重新摆个姿势咱们再照一次,下次阿姨再给你们多带几张。”

  欣欣和冉冉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姐妹俩出生不久就双双被诊断为脑瘫,因病致贫,家庭十分困难。2014年初,肥乡区检察院检察长王磊在走访调研中结识了这对小姐妹。两年来,王磊多方为他们寻医问药,想方设法寻求社会帮助,带给了她们许多关怀,并鼓励孩子的父母学习一技之长,不要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在王磊的关心和家人的悉心照料下,两个小姐妹已经能用含糊不清的口音说简单的字句,身体状况也有了很大起色。

  春节前,王磊联系区残联给欣欣和冉冉办理相关手续,需要孩子的二寸照片。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奶奶翻遍了家里所有的角落,也没有找到两个孩子的任何影像。王磊得知这一情况后,专门和工作人员来到家里给她们拍照,孩子们对拍照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靠在蓝色的底布上,开心而吃力地做着各种表情、姿势,王磊答应两个孩子,一定把照片都洗好送给她们。

  过完年刚一上班,王磊就安排几位女检察官抽时间再去看望这对小姐妹,兑现那个承诺。看着孩子拿起照片高兴的样子,奶奶也流下了欣慰的泪水。临走时,朴实的老人拿出自己做的元宵,非要几位女检察官带给王磊,“他工作忙,还老是记挂着俺们,俺自己做的元宵,一定要给王检尝尝。”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人民检察院 李薇)

  巧煮汤圆

  元宵节前夕,在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一家敬老院,几个年轻人的到来使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爷爷,您吃汤圆,这是我第一次煮汤圆。”只见小朱乐呵呵地将一碗汤圆端给张爷爷。“奶奶,我给您念一个谜语,你来猜啊。猜对了有小奖品哦!”小邓在院子里拉了一根绳子,上面挂满了谜语题目。大号字体醒目清晰,几位老人围在那里,正在猜灯谜呢。旁边的两位检察官及社工,看到几位年轻人能很快与老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很是欣慰。

  原来,青浦区检察院组织该院附条件不起诉的5名涉罪未成年人到敬老院开展了“迎元宵献爱心”社区服务活动。小朱和小邓是一起寻衅滋事案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2016年11月的一天,小朱到青浦区一家篮球馆打球,不小心撞倒了被害人刘某。刘某起身后拿球砸小朱,并出言不逊,小朱立马打电话喊来好友小邓。小邓系棒球队员,听说好友受人欺负,便随手从桌上抄起棒球棒,来到篮球场为小朱出气,将刘某打成轻微伤。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该院承办检察官通过审查发现,小朱、小邓二人系在校大专生,在学校表现良好,因一时意气用事做错事,就像被“青春撞了一下腰”,让人感到惋惜。考虑到小朱和小邓在校就读,犯罪后能够自觉认罪悔罪,该院决定依法对给他们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既能让他们继续正常生活,又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考验期”。

  在元宵节来临前,该院检察官策划、组织几个年轻人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劳动。小朱前一天在家里跟父母包了汤圆,带到敬老院,亲手煮给老人们吃。“小伙子,看到没有啊,人生就像煮汤圆一样,有起伏很正常,关键是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就好。”张爷爷曾是一名中学校长,他指着一锅正在沸腾的汤圆,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朱告诉检察官,“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犯了错,有些抬不起头。今天我不仅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而且从爷爷奶奶这里获得了激励和启发,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

  2016年8月以来,青浦区检察院针对20名附条件不起诉、不捕的未成年人开展了“法律伴我成长”主题活动,并制定了为期半年的每月一次的主题成长计划。一封封汇报中的内心反省,一次次活动里的热情积极,青浦未检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成果逐步显现。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 韦贵莲)

  创意满满

  “@所有人,元宵佳节创意策划火热征稿中”,群消息一出,立刻“圈粉”无数,大家争相报名,建言献策。

  “做剪纸,中国梦、敬业福,传统文化寓新意”“秀书法,柳公权、颜真卿,凝心聚力显真功”“猜灯谜,法律名词、廉洁道理,融入谜底扬正气”……“太好了,大家的建议别出心裁,元宵佳节就以‘弘扬传统文化,欢度暖暖佳节’为主题,我们做剪纸、秀书法、猜灯谜,红灯挂起吉祥年。”工会主席张彦红的“一锤定音”引来串串点赞。

  2月7日,河南省许昌县检察院的绘画室、图书室里暖意浓浓,笑语盈盈,该院创意元宵节如火举行。

  “参加哪项活动?”“书写蕴含经典寓言、法律名词的谜面,你呢?”“猜灯谜、做剪纸。”干警们DIY创意活动有序进行,有的认真制作红灯笼,小心展开软纸,再慢慢地弯成圆状,用双面胶将两端妥妥地接好,最后把灯笼坠自然散开,一个精致的灯笼折纸完成;有的正襟危坐,凝心静气,轻轻地抚着卡纸,楷书、行书,从笔尖缓缓滑出,在一旁观看的同事不时发出啧啧称赞,每写完一个,就赶快把谜面粘贴在已经挂好的灯笼坠上。

  “主题一,制作灯笼、书写谜面完毕,作为参赛选手也是评委的各位,为你欣赏的作品投上一票!”“平姐的书法硬朗有力,字里行间透出御姐风范,我投票!”“张主任的行书行云流水,游丝引带,当仁不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主题二,猜灯谜。“老将负荆知报国(打一词语)”“目的达到(打一法律用语)”……只见每个彩灯下都围着好几个人,大家仔细看着谜面,边思考边讨论,兴致勃勃地猜着谜底,“廉政”“既遂”“与时俱进”……不时有猜中谜底的干警开心地到领奖台领取精美小礼品。“不许翻看手机哦!我们猜的是廉洁道理、法律名词,坚守公平正义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善意的提醒,引来大家笑声一片。短短十几分钟时间,高挂的灯谜被摘取一空,许多干警意犹未尽。

  主题三,做剪纸。“剪纸活动需要精准制作,选手可选择剪‘中国梦’或‘敬业福’,看谁最后能梦想成真,福气满满。”主持人的话让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干警们挑选自己的剪纸模板,剪刀下去,形状出来,宽窄处剪法各不同,旁支修理更见功夫,渐成佳作!制作之余,干警们赞叹主题寓意好、接地气,并交流剪纸心得,气氛愈加热烈。

  “2017,我们一起加油!”政治处主任肖群生说道。“加油!”创意元宵节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落下帷幕,每一个画面都足以让人暖暖地回味一整年。

  (河南省许昌县人民检察院 魏红杰 李志慧)

  等你回家

  “牧羊的男人是爸爸,羊圈边上是家,爸爸在家等我。”“走过沙滩就是大海了,走过困难,就会有希望了。”……这是江苏省苏州市检察院公诉处未检组引进社会力量,为看守所未成年人带来的新年礼物——“美好愿景,新年新希望”活动。孩子们正在进行“OH卡牌”故事分享,有人表达精彩,有人诚恳真实,有人羞涩腼腆……令未检干警欣慰的是,7组孩子将图文串联之后的故事描述,主题都是积极向上的。

  在综合部门工作了7年,笔者从未进过未成年人监区,这是第一次跟着该院未检组组长朱一燕走进了苏州市第三看守所,一扇扇铁门在身后关上,看守所干警笑着说,“咱们看守所其他不多,就门多。”可是,在这个元宵节,这些迷途的孩子们回家的门在哪里?

  活动开始时,朱一燕在致辞中很大声地、一字一句地对孩子们强调活动的主题——“新年!新希望!”这场活动,就是要让他们找到“让心回家”的门。

  一段游戏环节过后,开始主要环节——情绪控制。这个环节要用到“OH卡牌”,一共176张牌,由两组牌组成。其中一组是图画卡88张,包含了生活各个场景的水彩画图案。另一组是引导卡88张,上面有文字,可以作为这些水彩画图案的背景。借助不同的图案和文字的组合,可以刺激孩子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认知,增强自我觉察,亲近自己的潜意识,从自己的想法探究到真实的心理,并且可以自我治疗。活动中,每排孩子为一组,每人抽取一张图卡和一张字卡,结合文字描述图卡,并且每组的所有卡片要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笔者也领到了一张图卡和一张字卡,图卡是桌上一个破碎的牛奶杯,牛奶流了出来,一双手放在桌上,字卡是“威胁”。小组分析的时候,一个男孩表述这个场景说,“你很愤怒,所以砸碎了牛奶杯,威胁对方。”组里另一个孩子说,“也可以理解为有人砸碎牛奶杯,想要威胁她,她在冷静地思考如何应对。”听着他们的讨论,笔者一下子明白了,“情景教育”就在一个个联想出的场景里!

  这些孩子犯了错误,只能在看守所度过这个元宵节。一想起爸爸妈妈,他们就眼眶发红。温暖、信心和动力,检察官带来的这份节日礼物,希望他们会喜欢,而礼物的核心主题是让他们知道,“有人在等你回家”。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 张安娜)

  送法“1+1”

  “检察官,这么冷的天还来我们山里,来,趁热尝尝我们的‘敛巧饭’,暖和暖和吧!”2月10日,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敛巧饭”民俗活动现场,一位老乡向来这里开展法律“赶集”活动的十余名检察官发出了诚挚邀请。

  “敛巧饭”民俗活动是流传在杨树底下村180多年的古老传统民俗。所谓“敛巧饭”,就是在元宵节前后,由村里少女到各家敛收食粮、菜蔬,然后由妇女们将敛收而来的粮菜加入铜钱做熟,吃到铜钱的则寓意求到了巧艺及财运。

  该民俗活动自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杨树底下村开始为外人所知,怀柔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也成了这里的“常客”,每年的下乡送法活动成了该院法治宣传的特色“栏目”。

  “检察官,我妻子现在在哺乳期,她们公司想给她调换岗位,但是我老婆不想去那个岗位,单位能随便给换吗?”“检察官,我儿子过年时候酒后和人打架了,但是后来我们给人家赔钱了,我想给孩子申请取保候审,怎么申请啊?”检察官们刚到活动现场,就开始有群众围拢过来。听说检察官是来做法律宣传,可以为大家提供法律帮助,大家也开始抛出了自己的法律疑问。

  “你们这种普法行动很好啊!以后要是能多开展开展就好了!”问题得到了圆满答复后,一位老乡喜笑颜开地说。“老乡,这是我们的法律宣传材料,您拿一份。您还可以扫描我们的微信二维码,关注‘怀柔检察’官方微信,以后您有什么法律问题就可以通过手机给我们留言提问啦!”该院公诉部检察官堵久虎拿出材料袋里的微信二维码彩页给老乡做着介绍。“您要是不会操作,我还可以教您。”站在一旁的职务犯罪侦查局小冯一边热情地说着,一边掏出自己的手机开始给老乡“辅导”。没多大功夫,检察官们带来的400余份材料就被分发一空了,而法律咨询服务还在继续。

  热闹非凡的活动现场,检察官们的普法工作也如火如荼,大家一起把这个元宵节闹起来!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 赵丹阳)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