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陈忠实的自知
2018-08-17 17:39: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陈忠实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其鸿篇巨制《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为人朴实真诚,一直保持着一种自知谦逊的处世态度。

  《白鹿原》发表前,陈忠实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躲在老家的一间旧屋里写作,用他的话就是,既求得耳根清净,又能读书弥补文学上的残缺。这样蛰伏好多年后,伴随着1992年《白鹿原》的横空出世,陈忠实从此一鸣惊人。不久,陕西省作协有关领导专程跑到陈忠实居住的西蒋村,打算请他出任省作协副主席一职。陈忠实听后立即摇头道:“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担任这么重要职务的程度。再说,身为一个作家,我只想安静地写好文章,官场上的事我是个外行,实在难以胜任。”

  几个月后,陕西省作协又派人前去和陈忠实谈话,这次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希望陈忠实能为陕西的文学事业做出带头作用。陈忠实本来早已想好再次拒绝的理由,听完这话只能勉强答应下来。不过他最后还是郑重地对前来谈话的领导表示:“如果试用期不合格的话,请随时将我撤掉。”

  不得不说,陈忠实并没有因为自己成名而沾沾自喜,更没有因为获得茅盾文学奖而自认高人一等,而是时刻保持着“自知”之明。也因了他的“自知”,他自始至终保持着平民老汉的形象,质朴、严谨、谦逊。这既是一个人的修养,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力量。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其意思是: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则是圣明;战胜他人表明自己有力量,而战胜自己则表明自己很强大。可见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是智慧中的智慧、强者中的强者。我们经常地站在有形或无形的“镜子”面前,可以自知自修自检自省,从而做到自惭自勉自律自重。

  衢州孔庙里有一副对联,不妨敬录于此。上下联分别是:“学之习之温之乐之好之读书百年,仁与义与礼与知与信与修己一生。”横批:“问己。”

  (姚秦川 作者单位:西安晚报社)

  编辑:边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