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谶纬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的方士巫师。我是个钱币收藏爱好者,在集币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和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打交道最多、关系最密切的实物,钱币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谶语附会的对象。
“陈顼六珠始铸成,一铢增后难权衡,存亡天子共太货,六字叉腰哭几声。”这首诗谶说的是南北朝时南朝最后一个王朝宋齐梁陈的陈宣帝于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发行的“太货六铢”。从美学上来讲,“太货六铢”轮廓整齐,端庄凝重,古朴浑厚,美轮美奂,制作精整居南朝诸钱之冠。“太货六铢”现今的价格以其大小多寡在人民币150元至400元之间浮动,不算贵,但在当时,可是官家巧取豪夺搜刮民资民财的大钱。
令人费解的是,在直读的钱文中,其“太”字比传统的写法多出了一点,有如泪水涟涟;而且方孔右侧的“六”字,宛若一个身首俱全、双臂环置腰间、足呈八字形分开的人形。
陈宣帝铸太货六铢,为的是聚敛钱财。发行之初,他规定一枚太货六铢当十枚正在通行的五铢钱,无端地使老百姓一下子就损失了九成资财,一时间怨声载道。按当时风俗,凡哭丧者均作站立叉腰状。此钱“六”字俨然是在叉腰哭泣,被戏之为“太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为圣上哭丧。未几,终因“其货不行,民仍用旧钱交易”,陈宣帝便在一片“哭声”中驾鹤归西了,正应验了“存亡天子共太货”这句谶语,“太货六铢”成了这个末代王朝的陪葬品。
一个朝代行将灭亡之日,也是人民受剥削和压迫最深之时。此时民众对朝廷的铸钱也最敏感。此时如果钱币的形式有些特别,就会利用钱上的形象来诅咒统治者,一枚钱币常常就是如此这般鬼使神差地和一个王朝的命运暗通款曲。
我收藏的“五铢钱”中,有一种“四出五铢”,它的铸造发行人是东汉十四帝中的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据说,这位昔日的破落户当了皇帝后,大概穷怕了,不思治国,却一心想着敛财聚物,而他聚敛钱财的手段居然是公开办了一个“西园官员交易所”,悬挂卖官榜,明码标价,公开卖官。
十年过去,汉灵帝卖官所得已堆积如山,为此专门建了一座“万金堂”把钱储藏起来。为了把自己卖官所得的五铢钱和新铸的五铢钱区别开来,他别出心裁,将新的“五铢”钱背铸出四道斜纹,由穿孔的四角直达外郭,也即世称的“四出五铢”。《后汉书灵帝纪》记载:“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春二月,铸四出文钱。”
人们见到这种新钱后纷纷议论,认为是不祥之兆,当时就有谶语在民间流传:“京师将坏,而此钱四出,散于四方。”《后汉书张让传》也载:“……形象兆见,此钱成必四道而去,及京师大乱,钱果流布四海。”不幸的是,真让人们说中了。两汉四百余年刘家天下,在汉灵帝死后没有多少年就土崩瓦解。
前面所说的,多是预言恶,也有正用的。“货泉”在王莽朝货币中是发行量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恢复王位后,继续使用王莽的“货泉”达16年之久。原来,刘秀的家乡恰好是南阳郡白水乡,他又自号“真人”,正好应验了附会在“货泉”二字上面“白水真人”的谶语。刘秀就以此认定王莽铸“货泉”是一种与自己相关的大好征兆。直到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他才听从马援的建议复铸五铢钱,是为建武五铢。
一个王朝的命运鬼使神差般如此反映在当时通行的钱币上,这是值得后人引以为鉴而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