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硫超标”枸杞,何以打而不绝?
2024-09-13 10:43:00  来源:新京报

  青海格尔木市生长的枸杞因颗粒大且饱满、色泽鲜红、果肉厚实、含糖量高等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据央视财经报道,有知情人表示,这里有些厂家、商户在生产枸杞的过程中存在使用焦亚硫酸钠进行“提色增艳”的情况。

  无独有偶,在甘肃省靖远县的村庄里,商户们表示,新鲜的枸杞摘下来后,也要先用“亚钠碱水”洗一遍。但要是一下雨,即使是焦亚硫酸钠洗过的枸杞,品质也很难保证。这时,就只能用杀手锏了——熏硫磺?有些商户为了节省成本会选用工业硫磺。这样的操作引发广泛关注。

  本该是“营养品”的枸杞,却在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硫磺等有毒物质,这显然与枸杞生产、销售的初衷不符。

  要知道,无论是硫磺还是过量的焦亚硫酸钠,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公开资料显示,工业硫磺更是被禁止用于食品之中,硫磺有毒,且含有大量的砷,人一旦食用,很容易造成肾功能不全及衰竭、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因此,一些商户此举显然已经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了。

  如食品安全法就明确,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同时要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与此同时,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因此,商户确保枸杞在晾晒、烘干等过程中不受污染,本就是法定义务。

  但在媒体的报道中,当地不少商户却依旧用硫磺明目张胆地熏制枸杞。有商户直接把熏制棚搭建在了农户的院子里,甚至毫不掩饰其卖的就是硫磺枸杞。这样的场景无疑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也可能会砸了当地一直以来打造的枸杞品牌。毕竟,通过如此方法制作出来的枸杞,恐怕没有几个人敢当作“营养品”去吃。

  事实上,这并非“硫磺熏枸杞”第一次进入舆论视野。2019年,新京报的一篇调查报道中就曾指出,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有个别商户为了让干枸杞防虫、卖相好,用工业硫磺熏制枸杞,或用焦亚硫酸钠对枸杞浸泡烘制。彼时,该报道曾引发针对枸杞质量与监管的讨论。

  但时至今日,4年多过去了,在枸杞这一产业上还是有同样的问题出现。只不过,这次被曝光的是青海和甘肃。枸杞加工环节熏硫磺的问题打而不绝、屡屡出现,也说明了相应的问题,即无论是行业自律还是针对枸杞在加工环节的跨地域监管,都还存在相当大的漏洞,尤其是在枸杞晾晒和采购等基础环节的把关上。

  这显然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持续做好针对枸杞相关环节的跨地域协同监管。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因此,相关方面不妨据此在常态化监督制度建设层面做好文章。

  与此同时,更要让法律“长出牙齿”。目前,甘肃靖远已就此事成立调查组,表示将彻查枸杞种植加工环节的相关问题,对于违法违规责任人将依法严惩。同时,举一反三,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枸杞生产加工销售问题专项排查。

  人们期待当地能够以此为契机,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以大力气重塑当地的枸杞加工制作环境。而从央视新闻此次报道的内容看,这样的专项排查显然也不该局限于一县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从报道看,这些行为背后一个鲜明的特征是,不少出自于“散户”。食品安全法明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

  因此,在未来的监管行动中,当地有必要针对这一情况拿出具有针对性的举措,从根本上杜绝不良商户的歪心思。尤其是面对种植户分散的特点,要拿出更具针对性的监管办法,避免其与监管部门“打游击”。

  说到底,在媒体屡屡爆出枸杞种植加工层面的问题后,各地需拿出相应的决心,解决这一存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顽疾,维护好枸杞的品牌效应。如此,也是在更好地服务本地经济发展。

  而这也警示相关行业,不能只为了一己之私,便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抛之脑后。即便这样的非法手段短期内不会被发现,但长此以往,必将逃不过法律的惩戒。

  编辑:吴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