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虽然冷空气跟大伙儿来了次缠绵,但是依然阻止不了春的脚步。麦苗叠翠,菜花铺金。这不,春天的形象代言:荠菜、枸杞头、马兰头,经过几次雨水滋润,数阵和风传情,一个个绿滴滴的,摇晃小蛮腰,向我们点头招手呢!
春天新冒出的野菜品种多呢:荠菜、菊花脑、枸杞头、马兰头、香椿头、秧草头、野芦蒿、野芦笋、野水芹、野蒿瓜等。还有一种叫“地踏皮”的,专门躲在石缝中、茅草窠里,一场雨过后,地面长出一些,像泡发的黑木耳样的东东,青椒跳跳,腌咸菜炒炒,透鲜的。这是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更是妈妈的味道!
上星期回家,屋檐后田埂边冒出许多荠菜,“三月三,荠菜赛灵丹”。我忙于帮妈洗涮,老公不费事“手挑野菜满篮归”。碧绿鲜嫩的荠菜,廊沿口拣拣,井上压点水洗洗,中午荠菜汆砧肉,青色带红,与众不同。
荠菜性凉、味甘,做菜、包圆子、包饺子都有一股特有的清香味。我个人觉得荠菜饺子,更是一等的“味极鲜”。
荠菜焯水剁碎加上肉糜、香干丁、笋丁,多放点素油,包个荠菜馄饨,吃在嘴里,那充满泥土的大自然鲜香味儿,让吃过的人难以忘怀,鲜掉眉毛,更是打三个巴掌也舍不得丢手。
我们农村人家,二月二作兴包汤圆子,喜欢包荠菜汤圆吃。自磨的糯米粉,开水一烫一和,碰鼻子香,捺上一大坨荠菜馅心,大如小碗口汤圆子,特别是干农活,吃上几个大荠菜圆子,半天也不觉饿。壮劳力有四个就饱了,女人霞子能吃两个就不错了。
枸杞头是枸杞的嫩芽芽,吃到嘴里苦滋滋的,和肝明目,用油盐快速炒一下就很好吃,也可以和切得极薄的豆干片、竹笋片同炒。凉拌枸杞头,只需开水一搭,拌以麻酱油十分可口,若是再加点香干、开洋、清清白白,可算得上:头等菜、上市鲜了。
马兰头系菊科植物,茎直立,有的微带红色,有的略带青色,叶面粗糙,两面有短毛,它不光是郊外田野上有,花团锦簇的公司绿化带中也有,开春摘其嫩茎叶,开水焯后,既可降解苦涩,保留原始清香,且省时省工,佐以麻油、盐味精等,搭配“十二圩茶干”,作个凉拌菜,嫩、爽、脆、鲜,直接是爽歪歪。
芦蒿现在菜场卖的多为八卦洲人工大棚种植的,长短一致,青翠干净,整齐好拣,白白嫩嫩,但香味远不如野生的,野生的长短不一,茎秆微红。用咸肉或臭干搭配,一爆炒,就展露出青白表情,香嫩鲜脆,绿滑滑的,搭个小酒,普遍认为比炒肉丝味美多了,色香味全,让人平添几份食欲,妙不可言,直接用“下饭”或“刮哉”来点赞!
野菜大多有苦味,但焯水后苦味变淡。吃野菜的好处很多:口感清香,爽口清肠,营养丰富,纯天然绿色环保,安全放心。挖野菜的好处更多:既可享受户外锻炼,又能沐浴和煦春风,闻花香,听鸟语,看绿水青山,赏田园风光,简直是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