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花中第一流——浅谈咏桂诗
2019-10-11 10:42: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五十岁那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他既耕耘于百姓之间,又流连于山水之中,多年后,他写下多首《忆江南》,其中一首这样写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似乎他轻闭双眼,鼻端便能立刻嗅到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

  桂花是我国古代名花之一,深受人们喜爱,甚至将农历八月称为桂月,因为此月既是赏桂的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古人很早就有对桂花的吟咏,屈原在《九歌》中写道:“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桂花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上有很多咏桂佳作。

  桂花并不娇艳,它的灵魂在于其香。桂花之香,浓郁而不露,高洁而不媚,清可涤尘,甜能透远,使人心情愉悦,称得上是群芳之冠。李清照描写桂花甚为细致传神,其《鹧鸪天》上片道:“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不渴望红尘紫陌的喧嚣,总让人未见其形,先得其香,在似有似无里,其身心已被桂香沉浸。

  南宋诗人吕声之称桂花是三秋的领衔花木:“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桂花的香,不似人间之香,仿佛从天际飘来,谁不觉得心旷神怡呢?南宋宰相杜范说得更为超群:“薰彻醉魂清入骨,敢言天下更无香。”他认为桂花香既烈极,又清极,此香一出,天下之香皆黯然失色。

  桂花与明月浑然一体,人们通过桂花,寄托了对秋月最瑰丽的想象。皮日休在中秋之夜,徘徊于天竺寺,望月吟道:“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珊珊而落的桂花,本身洁如玉粒,好像来自于月宫,沾些冷露,映着月色,更显晶莹,这么美好的事物想来应是嫦娥赠予人间的吧。更深一层来想,孤寂的嫦娥也应羡慕人间的繁华。诗人将传说煞有介事地道出,寓假于真,使小小桂子平添了神秘色彩。

  李商隐也有同感:“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看着皎洁的明月,里面依稀有斑驳的枝影,人间正是团圆时,而失意的嫦娥是否又泛起了惆怅之感?由嫦娥联系到自身的命运,断肠的又岂止嫦娥呢?

  陆游赏桂玩月,却表达了不同见地:“半醉凌风过月旁,水精宫殿桂花香。素娥定赴瑶池宴,侍女皆骑白凤凰。”地上有团圆,天上也有欢聚,在桂香环绕中,谁都不会辜负这良辰美景。

  由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多在农历八月间举行,正值桂花盛开之际,人们便用桂花赞誉及第者,称之为“折桂”。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回首往昔,白居易在自信中犹见自得。温庭筠则是喜忧参半:“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时不我待,何时能得偿所愿呢!杜甫亦道:“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对于杜甫来说,读书折桂意欲何为?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功名,更意味着一个可以报效国家的机会。

  再复杂隐晦的感情,都能通过诗抒发。唐代王建曾写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首句精炼而含蓄,已有色有声,次句紧承上句,又传递了触觉与嗅觉的信号,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第三句体现了阔大的空间感,九州之内,尽在月色之下,结句由上至下,由面及点,人人俱有怀人之情,这一缕秋思落到了千家万家,层次分明,虚实结合,深得迷离浑涵之美。诗仙李白写过一首《咏桂》,用意更深,他先说世人尽爱桃李,追求终南捷径、春风得意,而他独钟情桂花,“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诗人以此来告诫官僚子弟不要“走后门”,而要放眼长远,脚踏实地,像桂花一样四季常青,亭亭玉立,这也隐约道出了自己满腹才华却不得重用的愤懑。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桂花总沾染着那么一股仙气儿,香飘十里,名传千年。若在自家庭院栽上一两株,在轻寒的秋夜中,手持一壶茶,抬头看看中天的明月,回身看看铺了一地的树影,再嗅一嗅这迷人的桂花香,便自然想起咏桂的妙句来,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让人有着无穷的遐想与回味。(李睿)

  编辑:吴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