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与东翔告别的日子,今夜却下起了雨,这雨寂静而无声,一如东翔的性格。
东翔去世,我知道并不早,只是前些日子知道他在郑州住院。昨天,有宛城区检察院的干警告诉我:东翔走了,永远地走了!
知道杜东翔比较早,因为他是最高人民检察院表彰的模范检察官;认识东翔比较晚,因为我们分属于不同的基层院,工作一直未有交集。但我和东翔是有缘分的,2019年11月,组织上调我到宛城区检察院任职,与东翔成了同事;当时,他是检察委员会委员、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2022年4月,我调离宛城区检察院,我和东翔共事了两年又五个月。相处时间虽然短暂,但东翔在我心中记忆满满。
初识东翔,发现他经常着检察服上班,变换便服也是规律明显的:春、秋、冬季总是深色衣服,夏天浅色上衣,深色裤子。还有一个特点是:再热的夏天,他也是长袖上衣,风纪严整。后来才知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东翔也是普通人,他的一袭长袖,是想遮掩一下重大疾病给他留下的痕迹。我知道情况后,坚持让他褪下袖子一看。一看之下,深感震惊:他因为病情需要透析,最早每周透析二至三次,近几年来,病情加重,需要每天透析。长期的透析、扎针,他的两条胳膊已经没有一寸完好的地方,两条胳膊就像长满疙瘩的千年老树根……他就是这样,一边透析,一边工作,上午上班,下午透析,节假日经常加班。这样的日子,他坚持了十几年。这样卓绝的奉献精神,能不令人震撼吗?
我多次劝东翔,让他放下工作,专心治病。东翔说:不工作就没有意思,没有价值,不工作对不起组织。杜东翔对最高检、省市院的关心关怀一直心存感激,他把组织对他的恩情,体现在更加发奋地工作上。
因为患病时间较长,虽有组织关怀,为东翔解决了很多困难,但毕竟是工薪阶层,长期疾病的消耗,还是让他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他能克服就自己克服,从不主动向组织反映自己的困难。我曾经要求他有困难必须给组织讲,他说:“咱本来就是平常人一个,讲究啥哩?日子已经很好了!”再多的困难,也看不到他愁眉苦脸。十几年来,都是笑呵呵地上班、透析、过日子,单位的同志们都深受感染。
虽然日子普普通通,生活简简单单,东翔却乐在其中。一说到老婆孩子,他就笑脸盈盈;一说到简单的日子,他总是幸福满满;节假日,同事们偶尔聚餐,他也积极参与,他的病是不能喝酒的,但偶尔喝上一杯,他就眯着眼睛笑。
再有两个月,东翔就要退休了,但是,他最终没有坚持到领退休金的那天。去医院看望他的同事有人开玩笑鼓励他:“老杜啊,坚持到领取退休金啊,否则太亏了。”东翔笑着说:“可能这就是我的命。”是啊,他是为这个世界奉献来的!
在东翔的人生字典里,除了奉献,就是公正。在东翔还很年轻的时候,有人也想教会东翔要“学会来事儿”,但东翔说“学不会”。更有人多次找东翔为案件说情,在东翔这儿都折了面子,所以,很早就有人给东翔送个绰号“杜焖子”,意思是不开窍,不会来事儿,不懂人情世故。
我曾问过东翔这个绰号的来历,东翔说:“我要都给他们面子,就坏了检察院的里子!”我和东翔相处时间虽短,在一起研究案件却是经常的、频繁的,我发现他与当事人、上访人打交道,都很会说话,不见高声,总是细语,当事人都是信他、服他、认他。
东翔不是不善言辞,而是不热衷于庸俗的人际关系。非因工作,他从不到检察长办公室“刻意汇报”;在案件上,东翔更是从不因私情为哪个当事人说情。在案件把握上,他又能很好地从案子定性、事实、情节、立法本意、现实环境,全面而有分寸地拿出恰如其分的意见和建议。路遥知马力,东翔是无私而大公,无小情而存大爱啊。
回忆着与东翔的过往,我对东翔忠诚、公正的品质由衷赞扬;对他与病魔作斗争,履职尽责着实敬佩。他人虽普通却人格伟大,生活平凡却充满光辉。这不正是东翔的人生坚守吗?这不正是东翔的精神“里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