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不只是‘普法月’的事,更要贯穿整个检察工作!”作为该院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的主力,傅志昌和战友们分享自己的“普法心得”。
“傅叔叔,我也要准备参加司法考试,将来做一个您这样的检察官!”2016年9月,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傅志昌颇感欣慰。打电话的林林(化名),在读高三时因为琐事和同学发生纠纷,导致对方轻微伤,他因此变成了令老师摇头、让家长烦恼的“问题学生”。然而,林林却并不服气,“我这是正当防卫!”
“你和同学互殴的情形,根本不存在正当防卫一说!”傅志昌拿出刑法和相关的法律规定,一番耐心教育,林林心悦诚服地低下了头。从那时起,他和林林便成了“忘年交”;从那时起,傅志昌便对法律意识淡薄的林林,开展了长达6年的“普法追踪”。在这场“马拉松”式的普法行动中,傅志昌通过一封封书信、一个个电话、一条条微信,把“不管在哪里、做什么,都要遵守法律、不能偏激冲动”的意识,深深植入了林林的脑海里。在傅志昌的引领下,林林逐渐迷上了法律,从一个理工科学生,走上了选修法律第二专业的道路。如今,他已经是北京某高校一年级硕士研究生了,傅志昌的“一次办案经历,就是一次普法过程”理念,也引发了同事的共鸣和点赞。
“为村里修条路,又没把钱揣自己腰包,俺咋还成了违法分子?”2016年9月,该院开展了“精准扶贫”干部包村入户活动,傅志昌在对接“扶贫对子”时,一名村干部的一句“牢骚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原来,国家下发的小麦补贴,村“两委”班子并没有直接发放到村民手中,而是挪作了修路款。对此,傅志昌并没有一笑了之,而是凭借对法律的熟悉,引据法律条文,耐心解释起了“专款专用”和“从事公务”的定义。一番长谈过后,村干部惭愧不已。频频点头的同时,他当场叫来了村“两委”班子的全体成员,硬要让傅志昌多讲讲法律知识,“要不是你的解释,俺们村可真要错上加错了!”
“选择了法律,就要把法律精神普及推广,这就是我心中的‘检察梦’!”在傅志昌的带动下,“教育一个、辐射一片、影响一群”的普法理念,目前已成为该院普法宣讲团队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