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传闻,冬天不吃腊味,就缺乏年味,而在众多的酱油肉中,外界盛传以产自温州的最为出名。朋友常说,出门在外包装好的温州酱油肉也有,但是总吃不出家乡的味道。之前,我自己也曾在菜场买过酱油肉,简单清蒸过,作为肉类替代品炒过年糕,但在口中总感觉欠缺了什么。细细想来,是唯独少了阳光的味道,或者说是少了家里的味道。
少时,冬天的温州大街小巷,遍布“酱油”系列,骑车来回的大人多半是准备各类晾晒食材,来回奔跑的小孩大半是出外打酱油,晾衣竿上晒满了酱油肉、酱油鸡、酱油鸭,随风摇摆,在阳光中披油带墨,犹如星光在闪烁,空气中也充满各种牌子酱油的味道,而这些年已很难在住宅小区里看到晾晒酱油肉的风景。
冬天是晒酱油肉的好时节,天气干爽清澈,不易招苍蝇,易于保存酱油肉的美味,但连绵的阴雨却让人一筹莫展。难得几天放晴,我就思量着在阳台上晒一些酱油肉自己食用,听闻未来几天天气预报没雨,我就驱车至菜市场买了一百余元的猪肉。事先准备一个大的不锈钢盆子,放好已片成一条一条的猪肉,加入味极鲜酱油至淹没,辅以少量老家酿制的料酒、烧酒、几勺白糖和味精,辅以若干生姜片、压扁的大蒜子、桂皮、茴香、花椒,隔时拌匀入味,腌制一夜。然后,我用秋天吃大闸蟹剩下的绳子串好,沥好酱油等汁液,根据绳子长短错落挂在竹竿上,放在阳台边,接受日头晒、冬风吹,几天便好。
望着阳台上的一串酱油肉从一斤变成四五两左右,那是伴随着涎水直流的一段日子,也是煎熬不安的日子。中途实在馋不可耐,还可边晒边吃,感受这种盐味发酵、慢慢浸入的味道。酱油肉做法也极简单,煮饭时加个支架一起蒸就好,等饭熟了,香香的酱油肉也就可以出锅了。瘦肉乌黑发亮,肥肉晶莹剔透,稍放凉,就可用菜刀片好开吃了。小时候等待着酱油肉晒成,在下锅上桌后,不用筷子,便自然五指齐下,连肥带瘦一齐塞入嘴巴,感受“瘦而不柴、肥而不腻”的味道,渐渐地暖流潮涌,口齿生香,确是过年前后的美味。
如今市场上年货琳琅满目、亮点纷呈,但诱人口欲、好吃难忘的却已不多。店铺现成的酱油肉也有各式各样,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在家里亲手晾晒的酱油肉,那是一种带有阳光、乡土味道的酱油肉,能让人短暂回到故乡,回到久违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