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丹桂
2019-12-06 09:31:00  来源:检察日报

  说起来那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那年金秋十月,是我人生收获的季节。之前,我和三百名有志青年报考了检察机关,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我们48名报考者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检察机关工作。上班的前一天,老妈将家里的一个旧军用挎包洗得干干净净,放进了笔记本和钢笔,然后交到我手里。我背着挎包,去北街襄城区检察院报到。那天,同时报到的还有另外八名同志。

  院子幽静而肃穆,门卫汤师傅热情地指明了各部门的位置。我朝前走,忽然闻到浓郁的香气,顺香寻味,只见一棵枝叶茂盛的丹桂矗立在院子的一角。风儿摇动着树叶,顺着风的方向,就能闻到那浓香,人顿时神清气爽起来。

  第二天,王泽足检察长召集我们新干警开会,叮嘱我们年轻人要珍惜机会,让青春在检察岗位上闪光。我认真地将他的话一字一句地记在了笔记本上。

  我们被要求尽快进入角色,完成从一个社会青年到检察官身份的转变。我被分配在刑检组,负责刑事案件的批捕工作,由张然组长带我。张组长是一个从事检察工作多年的女同志,严谨认真。工作中,她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去审阅案件卷宗、怎样去提审犯罪嫌疑人。当时,有大量案件要在规定的诉讼期限内办结。我们16名干警在由会议室隔成的三间办公室里办公,全院只有一辆吉普车,外出办案大多骑自行车。若是提审嫌疑人要去位于樊城泰安路的看守所,往返一次得花大半天时间。当提审完返回单位时,早已饥肠辘辘了,但进院一闻到丹桂的香味,饥饿感竟消失殆尽。

  据说这棵丹桂树龄有四百多年了,是清初年间种植的。丹桂所属的院落叫杨家花园,是民国时期一个叫杨吉禄的士绅的私家寓所。这院落除了种植有这株丹桂外,还有几棵傲立寒冬的腊梅。杨吉禄人生鼎盛时期,买田置业、富甲一方。

  丹桂叶繁枝茂,香味浓郁,气质高洁。张组长常以此告诫我,作为年轻干警要学习丹桂的品质,做一名敬业爱岗、廉洁奉献的检察干警,我也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工作第三年时,我办理了一起持枪抢劫案件的审查批捕,几名嫌疑人用非法购买的微型冲锋枪多次在市区拦路抢劫,罪大恶极。我在审查时发现一名同案人涉嫌共同犯罪,便通知公安机关追诉,其家人获悉后找到我,悄悄塞给我一个厚厚的信封,我推辞不掉转身交给了张组长,并由她交到院里。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时,被告人在法庭上放出话说,若判重了,刑满释放后要报复社会,我发表的公诉词中运用法律条款建议法庭严惩被告人,最后他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我爱丹桂,从不采摘那些美丽的花,倒是汤师傅常常摘一点。他将摘下的桂花洗净、晾晒,用白糖腌制好后装入罐头瓶。他做桂花米酒后,也给我们送来一点,算是对辛勤办案的检察干警的敬意。

  许多年过去了,当初一起参加工作的八名干警依然坚守在我们深爱的检察岗位上,而王检、张组长和汤师傅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那天,我去看望住在老院里的王检,又见到了那棵丹桂,它更挺拔威武了,花香也更浓郁了。

  当年王检和张组长对我的严格要求,已成了我的励志铭。

  编辑:吴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