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八一致敬】一位退伍女兵的从检故事
2017-07-31 16:35:00  来源:扬州检察院

   

  198111月应征入伍,在连云港一四九医院服役,虽然时间比较短暂,但是三年的军旅生涯不仅是我人生的一段履历、一种磨练,更像是一道烙印,永远留在我的心灵深处,使我终身难忘。也直接影响了我今后参加工作的方方面面。距1984年退伍分配到检察院工作已经有33个年头,先后在办公室、公诉处、研究室、执检处从事检察工作,回想起我的从检道路,感慨万千。虽然做了些工作,但微不足道。 

  作为一名复员军人,部队的生活培养了我敏锐的政治意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强烈的奉献进取精神,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坚定执着的的敬业精神,主动自觉的团结协作意识。这些素质优势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传承,让我能够克服困难,一路前行。 

  转换角色。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承担打击犯罪,惩治腐败,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在我的心里,检察院和部队一样,检察业务和实务知识是我们履行检察职能、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自进入检察机关以来,我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较快地完成从一名军人到检察人员的转变,适应检察工作的要求。为了提升业务能力,尽快适应工作,我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业务学习日和专题讲座,系统学习与检察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知识;刻苦钻研执检检察相关法律法规、新增业务以及工作流程,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承办了一审起诉案件及检委会上会案件。通过独立思考、发表个人意见,丰富了理论知识,积累了工作经验,提升了个人业务能力。 

  履行职责。近几年来主要在执检处从事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虽然工作头绪多,事情繁杂、琐碎,加上我处人员结构相对老化,内勤人员不断调整,新增业务不断增多,我克服困难,以大局为重,以集体为念,当好配角,全力以赴,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开展社区矫正检察工作。为确保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社区矫正秩序安全稳定,提高社区矫正执法管理水平,近期顶着高温酷暑,与司法部门联合开展全市社区矫正安全维稳专项活动,对开发区、仪征、高邮下辖30个乡镇司法所一一进行了检查,通过走访每个乡(镇)街道司法所,查看了社区矫正人员的台账资料,摸清底数、排查隐患,对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当面对接、当面反馈。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外出请假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及时向当地司法行政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及相关建议和意见。撰写各类综合文字材料。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做好信息宣传调研工作,充分运用基层资源力量,发挥主观能动性,编辑修改基层院上报的和本部门的各类信息,编发《监所检察工作月报》等各项业务材料;撰写各类信息宣传文章,分别发表于扬州时报、省院情况反映、省院监所网页等报刊。做好各类统计报表汇总。针对监所条线统计报表数量多、内容繁杂的情况,我克服眼睛老花等问题,对基层院每月上报的各类报表做到严格审核把关,保证了统计数据准确无误的汇总上报。认真做好支部党建工作。组织支部党员开展“党员活动日”上路段、打扫卫生、法律咨询服务、结对帮扶、敬老助残、无偿献血等活动,完成支部党费收缴工作,负责支部“两学一做”学习计划、方案以及台帐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快乐检察。随着执检检察工作职能越来越多,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我也能充分利用经验优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奉献意识和大局意识。尽已所能、做到分工不分家,积极协助部门领导做好后勤管理以及综合性工作。工作之际,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公差勤务以及各类文体活动。参加政法系统、检察系统、市级机关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比赛并多次获得奖项。 

  我经历了从军人到检察官身份的转变,但服务人民却是一脉相承、永远不变的。一日为兵,终身是兵。我虽脱下了军装,踏上了漫漫的检察征程,但军人的经历,我始终没有忘记,我要继续发扬革命军队的光荣传统,弘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牢记使命,敢于担当,为检察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边圆圆